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涛
板燕九年制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人们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其中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在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对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积极探究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更好的发挥其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应用
现阶段,许多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倾向于传统讲授模式,尽管教育部门已经给教师配备了足够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装备,但在面对教育信息技术时,常常出现抵触、抗拒的心理,尽管能够意识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但却没有真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对其进行落实和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够丰富语文知识内容
信息技术能够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范围、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变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尤其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分析语文知识点,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问题
(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思维固化,倾向于经验主义教学,认为自己当前的教育装备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进而使其在内心深处抵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部分语文教师尽管具有较强的语文专业能力,但自身的信息素养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擅长应用信息技术装备,从而导致信息化2.0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较少,无法真正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而影响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能够科学的给学生讲解,这是重点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学科知识的探究环节中,这也是由于课堂中教学时间非常有限,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深入学科知识探究环节中,强化重、难点的掌握程度。此外强调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积极性,详细讲解重、难点知识,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做充分准备。要求教师能够分解课堂教学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例如,在进行“黄河颂”这节教学时,教师在进行该小节知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明确好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然后给学生分层次进行讲解,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这一小节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好数据分析的相关知识,学会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况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一些重难点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主次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效果。
(二)创设信息技术活动,增加师生互动关系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发散学生的个人思维,在课堂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以此主张要求学生参与到学科知识的讨论环节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防止生搬硬套,这样才能为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提供可能性。在教育的环境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更多注重科学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知识面理解的效果。当然教学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能够在备课环节中结合课堂中的有限时间进行多加思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多体现在课堂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通过多渠道搜索相关的课堂知识,为学生构建一定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增加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了解程度,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教学“紫藤萝瀑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瀑布知识,并在展示中优化教学效果。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一些瀑布知识的掌握,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的图形或者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紫藤萝瀑布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来说,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及时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对于数学课堂更加感兴趣,另一方面来说,更多的互动也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对于一些图形的掌握效果,进而适时调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路径,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