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 【摘要】摘要:STEAM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而成,这五门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后形成了STEAM教育理念。该理念以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力的人才为内在目标,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视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强调通过幼儿的主动探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STEAM教育理念与我国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和内在一致性,对于幼儿的全
DOI
作者张涛源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STEM教育视野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者姓名电话:张涛源

作者单位:梅州市五华县黄狮幼儿园 邮政编码:514400

摘要:STEAM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而成,这五门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后形成了STEAM教育理念。该理念以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力的人才为内在目标,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视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强调通过幼儿的主动探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STEAM教育理念与我国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和内在一致性,对于幼儿的全面成长与科学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的价值,本文基于STEM教育视野,对在幼儿园中开展科学教育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旨在进一步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成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STEM教育视野;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措施

一、创设符合 STEM 要求的学习情境

通过对当前科学教育情境创设的类型分析,是以自然角为多数,进行环境创设。自然角的创设,主要是以幼儿的观察为主的活动区域,缺乏科学探究教育实践意义。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在STEM教育视野下,幼儿科学教育需要更全面、综合和探究性的教育情境,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造真实且具有体验性的学习情境,使幼儿亲身体验并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STEM教育变得更加有趣和简单化。

STEM教育过程中,科学材料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材料来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比如应用轮船模型、飞机模型等,让幼儿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观察和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创造一些专门用于STEM学习的空间,以便幼儿能够在这些空间中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索。通过提供这些科学材料和STEM空间,幼儿的整体发展能够得到更好的促进。除了在教室内创设情境,整个幼儿园范围内也应该注重STEM教育环境的打造。比如,创造一条"乐创街",丰富了校园的科学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的科学学习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的环境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热衷于科学学习,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主动地探索和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符合STEM要求的学习情境,教师能够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提供更具体、真实的学习体验。这将帮助幼儿培养科学兴趣、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最终,这样的教育情境能够使幼儿的学习成果更加显著,使STEM教育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二、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利用STEM 问题

在幼儿园的STEM教育中,存在着幼儿对身边事物更感兴趣的局限性。幼儿更倾向于关注身边更显而易见的事物,更加直观地认识事物。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幼儿身边事物的重要性,以激发幼儿对STEM教育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够使整体的科学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性,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科学教育方式,更注重培养幼儿的能力,如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以吹泡泡游戏为例,传统的科学教育只是简单地教授如何制作泡泡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培养幼儿的能力。在STEM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幼儿进行实验,并引导他们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多次实践和探索,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的教学案例,让幼儿自己探索吹泡泡游戏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制作出更大的泡泡、持久的泡泡,或者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泡泡。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吹泡泡工具,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泡泡水,还培养了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案例,幼儿在STEM教育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可以让幼儿在科学教育中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从而使STEM教育变得更加有趣和简单化。

三、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更易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STEM理念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是“整合性”,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通过将多个学科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可以发现幼儿的优势,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各学科的整合,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展名为“东风快递”的STEM项目活动,这个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在当今社会,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尽管幼儿对快递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仅限于表面的认知。幼儿的探索欲望被激发出来,他们会邀请家长一起参观快递站。回来后,他们会动手设计并建造自己心目中的快递站,积极规划各个部门的工作。这个项目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幼儿们成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快递公司,每个幼儿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他们将“东风快递”办得生机勃勃,这个项目在整合各学科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四、重视幼儿发展,进行全面评价

重视幼儿发展,进行全面评价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评价过程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能力。其次,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重视幼儿发展,进行全面评价,以更好地贯彻STEM理念。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认识到STEM理念的内涵,明确其内容。教师需要在教育指导上更加重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关注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真实且具有体验性的学习情境,让幼儿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技能。例如,在幼儿园中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自种植、照料植物,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科学原理。在评价幼儿时,教师应该注重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结果。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口头表达、作品展示等,综合评价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能力发展。

总之,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STEM理念的作用,帮助幼儿提升能力,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知识。虽然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依旧要勇于利用STEM理念,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让幼儿在STEM教育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玉,余海霞,赵昉文,等.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

[2]杨青.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研究[J].学苑教育, 2021, 000(010):P.95-96.

[3]张玲.聚焦STEM教育,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策略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2(2):12-1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