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冲
华清中学 710609
摘要:教育行业随着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前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的探索工作上也开始考虑到了更多的影响因素,致力于改变“理论式教学”,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高中阶段物理多元化教学展开了策略探究,致力于寻找更多可提升教学实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多元”,学生是知识的接收方,也是推动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作用力,只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探究他们的学习与发现需求,才能更好的定位教学目标与方式。多元化的教学涵盖了多个方面,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等,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多个方面,才能真正构建起高效且优质的高中物理课堂。
一、把握学生学习需求,丰富知识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下新课标推行的核心目标,物理学科的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积极的科学探究态度以及优质的创新能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实现多样化,不可将物理知识的教学禁锢在课本这一个来源上,物理知识来源于大千世界,自然需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拓宽知识的维度,充分发掘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从而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
比如:在学习高一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生在学习力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及自己学习的偏好,由于力学内容涵盖了多种力的教学,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除了要针对书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讲解之外,教师还需要搜集更多拓展性的知识来为学生进行普及。比如书本上提到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形成原因,但是却没有针对三种力的结合应用进行讲解,因此为了丰富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寻教学资源,对重力与弹力、弹力与摩擦力、重力与摩擦力以及三种力同时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展开分析,为学生播放相对应的视频,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不同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二、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拓宽教学实施途径
传统物理教学的“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教学体系,相比之下,启发式的教学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人才的培养需要个体拥有创新性的思维与优秀的理解能力,而实践教学正是促成这一教学效果的关键,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会引发他们对于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同时教师要善于主动拓宽教学实施的途径,让知识的传授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途径到达学生一方,从而推动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需要着重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运动定律的探究必然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通过操作物体的运动实验来进行定律的验证,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的关系上,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做一遍以砝码,小车和定滑轮为工具进行的实验,然后再给予学生自由的操作时间,让他们选择实验工具,可以改变担任重力因素的砝码,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其它他们觉得合适的材料或者工具,以实现实验教学的灵活性。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保护学生学习自信
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在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多元化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乐趣,并进一步感知物理学科的魅力,将其应用到评价体系的完善上就是需要关注到丰富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构建更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保护。在传统教学体系中评价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可以拓宽至学生、家长,评价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与心理变化上,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同步发展。
比如在学习高一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之后,教师需要针对本章节学习到的内容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展开测验与评价。为了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总结,从第一小节的“曲线运动”梳理到最后一个小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建一些简单的知识应用场景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比如,火车在转弯时属于哪种运动?他的向心力来源于哪里?通过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对他们的多个方面展开评价,其中需要评价的内容需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了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教师需要注意无论学生回答的如何,只要他们态度端正,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那么我们就必然需要给予他们鼓励,但也要客观的指出他们的优点与不足,以实现优质的教学的引导,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了关注。
结束语: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助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下,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是教师的必备能力,针对学生的身心发现需求不断探寻优质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只有不断的优化改善,才能够逐步构建起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龚晓青.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探讨[J]. 新课程(中学),2018,(11):43.
[2]谭竹青. 浅谈高中物理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策略探究[J]. 科幻画报,2018,(1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