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借助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李颖
河北省 保定白沟新城白三学校 074004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培养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符合双减政策中减负的理念,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提升写作能力,减轻学业压力。同时,整本书阅读也符合双减政策中的减少应试教育的要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培养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的范畴。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共鸣,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整本书阅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鉴赏语言艺术,应用对比写法
鉴赏语言艺术,应用对比写法是整本书阅读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微写作中进行语言鉴赏,探究作品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并思考对自己的启发。
《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作品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人物的前后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对比点,思考作者如何运用词句描写人物形象和变化。在微写作中,学生摘录了文章中具有对比性的词句,如描写孙悟空时的对比:“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与“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学生评价说:“作者运用对比方式展现了孙悟空前后外貌的巨大变化,原本孙悟空威风凛凛,但是在落难后却变得十分狼狈,由此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学生认为作者运用了差异性的写作方法。
在微写作过程中,学生整理了各种写作手法,并找到了文章中的范文。学生可以将这些阅读卡片整理收集起来,以便归纳完整的写作技法,提升学习效率。
二、用模仿方式来铸造语言, 提升写作能力
模仿是小学生写作的开端,从模仿到创作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小学中年级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借鉴文本中的名言佳句,模仿整本书的谋篇布局和表达手法,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吸收语言的过程,是认知输入;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通过阅读适合小学生的书籍,让学生沉浸其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例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遣词造句方面造诣深厚,即使是改编后的青少年版三国和原著有所差异,但炼字功底仍然高超。特别是在人物描写和语言动作描写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养分,帮助提升写作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学习或教材阅读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对作文的文本样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可以从宏观角度出发,把握作者巧妙的构思,并分析整本书与课文范本之间的差异。只有经历了这些书籍的阅读,学生才能逐渐突破写作的固有思维,写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作文,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借助整本书阅读活动,实施多样化写作训练
1.缩写训练
缩写是指让学生对原有的文本内容进行概括性的表达,从而让他们在总结描述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语言表达练习。
例如,以《神笔马良》为例,这个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热爱画画的小男孩马良展开,讲述了他获得神笔的过程,帮助百姓的善举,以及惩治贪心财主的故事。当学生分析清楚故事内容的章节顺序后,就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达整个故事。比如,故事的开头可以这样描述: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非常热爱画画,但家里很穷,买不起一支笔,所以他用树枝和草根画画。马良的行为感动了上天,......
除了《神笔马良》,还有寓言故事、神话故事以及四大名著等内容,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展开缩写。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故事的内容,还可以将原有的文本转述成自己的语言,并进行表达。此外,在进行缩写练习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比如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主线和要点,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续写训练
续写训练是指让学生结合文本故事的结尾,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将想象内容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写作方式。通过续写,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语言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以童话故事《云杉》为例,故事中的云杉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征,它有思想,还有自己的愿望,经历了盼望长大变老、被人拉走、变成圣诞树、被扔在角落以及被当成柴烧的过程。故事的结尾,云杉化成了灰烬,仿佛结束了它的一生。然而,即便是灰烬,也有可能有着多种不同的经历。有的灰烬会被扔到田地里,当作植物生长的养分;有的灰烬会被扔到大海里,随风飘荡;有的灰烬会被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到达垃圾场。因此,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灰烬有可能会被运送到哪里,可能会遇见谁,会有什么样的对话等。
在进行续写训练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比如,灰烬被扔到田地里后,会遇见什么样的植物?它们会有什么样的互动?灰烬被扔到大海里后,会遇见什么样的海洋生物?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冒险故事?灰烬被扔到垃圾桶里后,会遇见什么样的其他垃圾?它们会有什么样的交流和冒险经历?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想象,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续写,将想象内容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借助整本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展开续写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续写,学生可以结合文本故事的结尾,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将想象内容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撰写概要法,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记录,在摘录一些优美的句子、精彩的人物描写,以及经典表达方式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学生可以记录下主要情节、人物形象、故事背景等关键信息。同时,他们还可以摘录一些有趣的对话和描写,以及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喻等。通过这种记录和概括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此外,在摘录和概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结构、主题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摘录和概括,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小亚.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拓展训练[J].新作文:教研, 2022(12):0258-0260.
[2]吴丽珠.基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微写作教学策略[J].少年写作, 2021(5):1.
[3]陈琳.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创新性研讨[J].教师, 20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