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摘要】摘要: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我们与古代诗人对话的桥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的教学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人对话,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做到这些,教师往往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高效而有趣的办法,本文将对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讨论。
DOI
作者潘思雨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潘思雨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中心小学 418400

摘要: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我们与古代诗人对话的桥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基础的教学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人对话,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做到这些,教师往往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高效而有趣的办法,本文将对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在小学语文中,有许多描写场景或包含情境描写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设身处地,在课堂中走入诗人所描写的场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他们接受知识。在情境教学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从而更容易感悟到古人的思想,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一、巧设情境回到创作背景

在小学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向学生播放图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古诗中出现的事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音乐,勾出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诗歌内容联想自己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古诗是古人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而减少他们的陌生感,更有兴趣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设立情境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情感。

比如在对杜牧的《江南春》进行教学时,老师就可以播放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色,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古装剧中的江南春景进行播放。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象。教师还可以播放黄莺的叫声,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漫步走在春天的江南里,听着黄莺清脆的鸣叫声,在愉悦的心情中,看到了酒家的旗帜在摇晃,人们在酒家推杯换盏,一派热闹的景象,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向远处望去,看到了藏在云雾中幽静的寺庙。

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假想诗人所看到的情形。从而让他们更能体会诗歌当中的情感,也可以让他们想象数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和今天的人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二、介绍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

由于我们和诗人并不在一个时代,学生们可能会很难理解诗人所做出的选择和他所流露出的感情。古诗就是我们与古人沟通的桥梁,而要跨过桥梁,我们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所经历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感情。除此之外,了解作者的经历和作者所处时代发生的事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知识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一举多得。

比如在李贺的《马诗》的教学中,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李贺的人生经历,他是唐氏宗孙,但是他这一脉却被皇室遗忘,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是生活清苦。李贺很早就因诗成名,却得不到别人的引荐,不被赏识,只能困于社会下层。诗里的马问何时能带上“金络脑”,在秋天的战场上立下功劳,其实是诗人在问自己何时能得到重用。同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是贞元和元和之际,此时的唐朝正深受藩镇割据之害,诗中所提到的燕山是受藩镇所祸最严重的地方,侧面表达了李贺虽身居低位,但关心朝政的忧国忧民之心。如果不对时代背景和李贺的个人经历进行了解,是无法知道诗中的豪情从何而生的。

三、逐字逐句分析诗歌

除了对诗歌情感的体会,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必要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而要对诗歌进行欣赏就要读懂诗歌,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阅读诗歌,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文言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诗歌内容,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将自己代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

比如在于谦所写的《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被人赏识,此外“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一样,都意味着受到磨难。“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闲”的意思是平常,“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诗人将从容不迫的面对磨难,而诗中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更是对这层意思的加深。“清白”既是石灰的颜色,也指高尚的品格,诗中最后一句“但留清白在人间”表明了他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自己高尚的品德。《石灰吟》也是一首咏物诗,在历史中,诗人于谦也确实像他所写的石灰一样,是一位虽然饱受磨难但一直保持廉洁正直,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引导孩子分析诗歌,逐字逐句对诗歌进行解读,可以让孩子学会翻译诗歌,自主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理解诗歌,更容易进入老师营造的情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具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作用,它是一种既有趣又高效的方法。在情境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古诗的含义来为学生创造唯美意境,也可以通过设置场景和播放音乐来体现诗词中所出现的情境,还可以通过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来让学生思考背后诗人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诗歌中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戴艳洪.感知内容  感悟诗情  感受意境——试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辽宁教育,2022(17):73-75.

[2] 范恒恒.品鉴古诗精髓,丰厚文化素养——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J】.安徽教育科研,2022(19):29-3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