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张鑫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 224237
摘要:古语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诚然,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归根结底都要靠教师的努力和实践。但是,班主任这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在教育教学层面,还是在教育管理层面,都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同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德育
一、摒弃滞后的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工作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管理工作基本原则,一方面要摒弃陈旧班级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也要传承和保持传统班级管理理念的积极方面。中国传统的班级管理注重“亲其师,信其道”,以养成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使他们怀着一片崇敬的心情倾听师长的教导,这是值得保留的。不过,在某种程度上,盲目听从老师的安排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减少了学生的个性,给他们一种压迫感。在现代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激活他们的个性潜力,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促进他们的的全面发展。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班主任除必须保证学生基本的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外,还必须保证他们的归属感和尊严需要,从而推动他们人格的完满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班主任要尽力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学生能够自主交流,教师与学校能够像朋友那样互相关心、信赖,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归属感和受尊重感,使师生关系更亲密,从而激励学生,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二、在班级活动中融合学科知识
班主任的职责之一是组织同学参加各种不同的班级活动,比如"保护生态""感恩教育"“六一”等主题活动,并安排同学们参加相关的游戏、竞赛和实践。在这个大环境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要把所学到的知识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教科书的理论,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语文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中,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然而,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沉浸在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之中。对此,班主任可以拟定“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融合所学语文知识,自己动手设计排版插图和内容,不仅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还传承了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预定的语文教学和班会主题学习目的。再比如,教师可将班级的班费管理工作交给学生去做,并引导其合理的支配班费。如在六一儿童节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消费性的支出,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进行班费的合理预算与安排,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促进对相关知识的运用,学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其学习成绩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发挥班级活动的集体德育力量
新任高中班主任抓住群体的力量,从班级的班级管理模式上可以分为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常规管理和平行管理。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由小及大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新班主任可以把每个学生当做班长来培养,在不断挖掘他们自身优点的同时培养对班级的责任感。传统德育侧重校规班纪管理,表现为说教灌输;现代德育侧重引导学生自主教育,由单一渠道为多种途径。”发挥学生自己的教育力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不能“霸权主义”事事管,时时管,“放权”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如果他们需要帮助,班主任可以及时给与帮助。传统德育是以一种“高姿态”的方式坐而论道,学生被框架捆绑,会让学生很反感。以往的班主任都对学生日常行为具有决定权;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心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改正不良行为的监督员,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去选择、和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家校的联动与互促
学生教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首先,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家庭和学校要展开合作,目标一致是最基本的共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家庭和学校才能共同为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其次,家庭、学校是地位平等的教育主体,两者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必须保障双方在独立性的前提下,在相互平等的过程中,家校合作的效果才能得以展现。家庭和学校两者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实现最佳教育成果。要达到这个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活动计划及时公开,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公开透明、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最后,加强家校的沟通互促。现代通讯科技的发展,使得家校沟通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的通讯的不足,使其沟通变得更加便利而高效。如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与家长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地宣传和普及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知识和心得,当遇到需共同磋商的教育问题,可通过微信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协作,促进学生的顺利成长。此外,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家校合作,既能增强家长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又是对班主任工作形成一种监督,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总而言之,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给今天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时期,班主任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家校合作、班级管理、教研提质的多重压力下,我们需要提出有效的班级管理效能策略,又好、又快、又强、又持久地提高班级管理效能,进而增进学校管理效能。本文就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广大班主任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些许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晓娟. 小学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探讨[J]. 学苑教育, 2020(2):1.
[2]陈月香. 探究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 新作文:教研, 2021(4):0070-0070.
[3]田艳. 对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