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生活。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品行养成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提供全面关爱和支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品行习惯和道德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DOI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

邓才林  周艳菊

西乡县堰口镇司上小学

摘要: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生活。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品行养成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提供全面关爱和支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品行习惯和道德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行养成;家庭教育

引言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的儿童。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加大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面临着许多生活和教育上的困境,品行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守儿童长期独自生活,面临着品行养成方面的挑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常常缺乏自律能力。由于长期独处,没有人监督和引导,留守儿童容易放任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例如,小明是一个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人监督,他经常玩电子游戏到深夜,导致白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学习效果。其次,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孤僻和内向的特点。由于长期独自生活,他们缺乏与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容易形成内向的性格。例如,小芳是一个留守儿童,她从小就习惯独自生活,很少与同龄人交流。在学校里,她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互动,导致她与同学们的关系疏远。最后,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常常消极。由于缺乏家庭和学校的监督,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例如,小红是一个留守儿童,她在家里没有人监督她的学习,经常玩手机和看电视,导致她的学习成绩下滑。

二、品行养成的重要性和挑战

品行养成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品行习惯和道德价值观有助于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是品行养成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使得留守儿童在学校中接受到的品行教育有限,无法获得足够的教育支持和指导。例如,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可能不足,教师无法全面关注每个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其次,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导致品行养成面临困难。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无法得到家庭的直接照顾和教育指导。这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我放纵、自私自利的行为习惯,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例如,由于长期没有家人的监督,留守儿童可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无法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农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是品行养成面临的挑战。农村地区社会关系复杂,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和消极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产生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留守儿童可能会受到同伴的不良引导,参与偷盗、欺凌等不良行为。最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和情感问题也对品行养成构成挑战。长期独自生活和缺乏家庭温暖的环境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他们的品行发展,使他们难以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提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行养成的策略

提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品行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行习惯和道德价值观。首先,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品行养成的首要环境,家长的关注和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品行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划,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习惯。此外,家长还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全面的关爱和支持。学校是留守儿童品行养成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学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校可以开展品行教育活动,如道德课程和品德培养讲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社会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最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是提升留守儿童品行养成的重要策略。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他们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品行意识和道德观念,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此外,可以鼓励学校与社区、家庭、企业等各方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例如,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关爱,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结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不断关注,学校需要深入开展品行教育工作。学校将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品行养成方案。品行教育将融入到课程中,通过故事、讲座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行习惯和价值观念。家长和将更加关注孩子的品行养成,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未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行养成工作将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将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品行教育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有效的措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品行养成将逐渐得到改善,他们将成为有品德和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霍翠芳,家小聪.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的历程检视与优化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1):12-17.

[2]黄宝珍,黄奕心,邵春蕾等.师范生对乡村小学与乡村小学生的刻板印象及其改进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2):86-91.

[3]李川. 为留守儿童搭建一个温暖的“家”[N]. 中国青年报,2023-03-23(005).DOI:10.38302/n.cnki.nzgqn.2023.00094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