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中段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它更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并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由于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小学语文课程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有效的实施策略,旨在为该领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DOI
作者田丽程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中段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姓名:田丽程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古香小学 邮政编码:471000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它更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并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由于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小学语文课程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有效的实施策略,旨在为该领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下小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新课程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知识的碎片化传授,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大单元教学则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流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其次,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接受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大单元教学通过整体规划学习单元,系统设计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中段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整体规划学习单元,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

整体规划学习单元是小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需要综合考虑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学习单元具有内在联系和系统性。

在规划学习单元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结合课程大纲和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单元的主题和范围。例如,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寓言故事”,我们就需要围绕这个主题,结合课程大纲和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单元的具体范围和要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考虑学习单元的难易程度和递进关系,将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单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内在联系,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

具体来说,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四篇寓言故事,学习生字生词,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等。在这些学习内容中,我们可以将阅读寓言故事、学习生字生词和进行口语交际分别作为一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例如,在阅读寓言故事的学习单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池子与河流》这四篇寓言故事,完成阅读理解题,如回答问题、填空、选择等,并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在生字生词的学习单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生词,进行组词、造句等练习,并通过听写、组词、造句等进行评价。在口语交际的学习单元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一则寓言故事,并说明喜欢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整体规划学习单元,我们可以确保学习单元具有内在联系和系统性,让学生能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单元的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的特点。

(二)结合人文主题,强化语文要素的训练

在新课标下,语文学科更加注重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训练。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人文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文主题,同时加强语文要素的训练。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文

教师可以根据人文主题的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文。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以“祖国壮美山河”为主题,选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这些课文内容涉及祖国各地的壮美山河,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文主题。

2.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描述西沙群岛富饶景象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从而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3.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外,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阅读技巧应用到写作中。例如,在《海滨小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描述小城美丽景色的关键语句,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描写方式,借助关键语句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的描写。

4.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要素的训练不仅包括阅读和写作,还包括口语交际。教师可以结合人文主题,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锻炼语文能力。例如,在单元习作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借此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阶梯式大单元作业设计,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设计阶梯式语文大单元作业。这种作业设计将知识训练点以阶梯方式进行分级,包括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旨在整合单元内的知识,并提高学生对语文要素的掌握。

以部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课文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结构进行梳理,确定核心任务,即感受童话的奇妙并尝试从不同角度编写童话。学习路径包括抓取关键句和场景,通过基本活动如默读、朗读、想象、表达、体会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童话文本的特点。

具体作业设计如下:

1. 基础性作业:

观看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以及阅读绘本《巨人的花园》(自主选择其中一个)。

在观看或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让你觉得精彩或神奇的场景或情节,并写下你的感受。

2. 拓展型作业:

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童话故事或创造一个自己的童话故事,然后用形容词、动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其中的人物、场景或情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奇妙。

3. 实践型作业:

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班级比赛:

我会画:将熟悉的童话、神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改编成连环画或漫画形式,并在班级展示。

我会说:将熟悉的童话、神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改编成演讲内容,并在班级进行演讲比赛。

我会演:将熟悉的童话、神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改编成短剧形式,并组织班级同学进行表演。

通过以上实践型作业的设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整合到项目中,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永强. 刍议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 今天, 2022, (20):113-114.

[2] 黄美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12):101-10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