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创新模式探析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和“增效”两大方向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首先,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其次,提出了针对高段学生的教学创新模式,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作业设计等方面,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DOI
作者刘一臻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创新模式探析

作者姓名:刘一臻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古香小学 邮政编码:471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和“增效”两大方向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首先,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其次,提出了针对高段学生的教学创新模式,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新作业设计等方面,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创新模式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双减政策的背景和目标

双减政策是指减负和减压的教育改革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双减政策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家长以及教师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更好的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

在追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作业形式单一,作业内容枯燥

教师通常布置抄写重点词句,或是组词造句、填空题、简答题,以及小作文类的作业。传统作业形式一成不变,其设计的出发点仍然是知识点的呈现,局限于教材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从作业中学习到知识的运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

3)缺少实践和应用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和应用环节的设计和引导。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无法真正掌握语文的实际运用。

4)缺乏综合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不足,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

1.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趣味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小说《三国演义》,了解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又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后,教师可以推荐爱国题材的读物,让学生感受前人面对侵略者、英勇自卫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开展朗诵、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更多阅读。

再比如,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利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将相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创造趣味性表演情境,让学生演绎文中人物,深入理解课文情境。通过表演,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理清文章脉络,加深对文章人物的认知,同时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高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能够深入思考问题,提出独立见解,并能够通过创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此外,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自主阅读相关的文本材料。然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并合作撰写一篇关于该话题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独立见解,并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组织一个展示和分享的环节,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创新作业设计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我们可以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创新,满足小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业设计应该超越传统的机械学习和记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个创新的作业设计方法是将动手实践与书面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竹节人》时,除了让学生巩固书面知识外,还可以鼓励他们动手制作竹节人或其他手工制品。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另外,可以设计文本再创型的作业,引导学生变换人物视角对故事进行文本再创。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时,可以要求学生以不同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部分,或者分角色和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要求学生从自述、村民们和读者的口吻中选择一种方式,将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样的创造性复述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文本再创,变换视角。

通过创新的作业设计,我们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这样的作业设计也能够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双减”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为了迎合当前教育的更高要求,一线语文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对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勇于创新出更具实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创新教育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推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上升到新的层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兰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基础教育研究, 2022(12):29-31.

[2]戴晓洁."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 2022(15):0120-0121

[3]苗国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析[J]. 成才, 2023, (2):76-7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