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实践与思考
柯蓉
湖北省咸宁市第十四小学
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三篇精读课文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古代历史遗产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本文结合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初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合单元内容:树立整体学习目标
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努力整合整个单元的文本资源与语文知识资源,综合运用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多种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篇文本分段分层分析、单个知识点逐一反复训练的教学方式。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安排了《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文章,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供了具体方法。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除“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外,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因此,根据本单元教学主题“体会传统文化”,笔者围绕主题设计了“了解传统节日”“探访科技成就”“寻找文化遗产”三个任务,把学生探究作品中的文明与探究身边的文明作为学习的主线,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能力、观察体验、探究中华文明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类文明的认识和感情、探索文明的精神等,都在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每一个任务切实地与文本相连,又将其链接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整体协调这一单元的学习。
表1 第三单元综合学习任务和内容
寻访文明古国、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 |
任务 |
活动 |
学习内容 |
了解传统节日 |
我们来过节 |
《古诗三首》 综合性学习、习作 |
|
传统节日的见证诗篇 |
|||
探访科技成就 |
我们的汉字写在哪? |
《纸的发明》 |
|
中国四大发明宣讲会 |
|||
寻找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介绍会 |
《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
|
特色手工活动 |
二、设计教学情境: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学生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就越能深度体验,自主学习。为此,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大情境“寻访文明古国、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通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探访,学生找到他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化,并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在班上开展一个交流会。学生在收集了解相关资料后,按各自兴趣组成小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走进文本,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大单元教学提出的情境,是一个大情境,是贯穿整个单元学习的情境。大情境又是由若干个小情境组成的,因此笔者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小情境。在这个大情境“寻访文明古国、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下,为学生设置“了解传统节日”“探访科技成就”“寻找文化遗产”三个学习任务,并对小情境进行描述。在“了解传统节日”这一任务中,《古诗三首》和综合性学习内容都是描写人们过节时的情景,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容易在生活中找到熟悉感。通过这个综合性活动了解学习方法,为后面两个任务的学习奠定基础。“探访科技成就”这个任务中,教师可以初步放手,让学生从任务一的学习模板中吸取经验,完成《纸的发明》这一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沉浸在真实的语文世界之中。
三、组织学生活动:落实具体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将单个学习目标联系起来,教学情境将语文学习放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将任务放在情境中去完成,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在大单元设计中,大任务推动小活动,活动带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等待和接受也就随之转变成主动尝试和探究。
以任务1“了解传统节日”为例,设置两个活动“我们来过节”“传统节日的见证诗篇”,每个活动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给学生安排具体的任务去做(见表2)
表2 第三单元综合学习任务和具体活动
任务 |
活动 |
|
了解传统节日 |
我们来过节 |
画一画传统节日时间轴 展示节日习俗 晒一晒我家过节的活动 |
传统节日的见证诗篇 |
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古诗 通过照片、手抄报、朗诵形式展示 |
|
探访科技成就 |
我们的汉字写在哪? |
汉字的历史演变 了解汉字书写载体的变迁 纸的制造过程 |
四大发明宣讲会 |
我国四大发明的展示 |
|
寻找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介绍会 |
我是小导游--解说赵州桥 鉴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特色手工活动 |
寻找我国特色手工活动视频资料 组织集体观看 介绍手工活动过程 (选做:现场展示一次手工活动) |
活动1 “我们来过节”要求学生做三件事:一是收集资料,了解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以及来源。并根据时间画出传统节日的时间轴(如下图)。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了解这些节日的习俗,从古至今,有何改变。三是我家是怎样过节的。从传统文化过渡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活动。并适时进行写作指导,将写作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活动2 “传统节日的见证诗篇”则要求学生收集和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佐证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并在班级中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这些优秀诗篇。
以任务一为学习模板,帮助学生学会综合性学习,提高收集资料、组织资料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以此为锻炼平台,开展之后的两个学习任务。
在真实任务的基础上,教师用生动有效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实践。活动的设计“将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整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充分展示其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笔者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中,初步了解到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还能使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以此为方向,不断尝试,争取寻找适合的教学方式。
柯蓉 咸宁市第十四小学
18727797199 16052321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