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研究
张翠云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新城中心校
摘要: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以实现学生减负、高效掌握所学知识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避免出现过多、过难的作业。另一方面,政策也要求教师减少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大单元教学与双减政策的契合
大单元教学是指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大单元教学与双减政策的契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知识点进行分散的教学,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而大单元教学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学习方式的改变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通过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双减政策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3.任务型学习的推进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任务型学习,通过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双减政策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点通常以零散的形式进行传授,这让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大单元教学则强调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整体性的教学单元。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减轻他们的负担。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的“Unit 3 This is my sister”为例,这个单元主要围绕家庭成员的介绍展开。教师可以整合该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形成一个以家庭为主题的大单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介绍家庭成员”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单元中学习的单词和句型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这样,学生可以在一个连贯、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整合也能减少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减轻他们的负担。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单元教学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的“Unit 6 It's raining!”为例,这个单元主要围绕天气和环境展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式学习,选择一个与天气和环境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减少城市污染”,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数据、制定解决方案等环节,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交流沟通,这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双减政策强调要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但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进行自主学习。相反,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的“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种发明的历史、用途及对人类的影响。并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该单元的主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例如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发明、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新发明等。通过这些启发式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四)以主线贯穿,将作业设计情境化
在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响应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我们特别强调作业设计的情境化和整体性。首先,情境创设需真实可信。在设计作业时,我们确保所创设的情境基于教材单元话题,真实可靠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其次,保持各课时作业之间的衔接性。每个课时的作业设计都应相互关联,形成有逻辑顺序的有机整体,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另外,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
例如,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为例,该单元的话题是暴风雨,因此作业设计也应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第一课时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通过听力和阅读了解暴风雨的相关知识,搜集有关暴风雨的词汇和短语,并尝试用这些词汇和短语编写句子或对话。
第二课时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暴风雨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并尝试用英语描述自己在暴风雨中的经历和感受。
第三课时的作业可以设计为:让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文章了解如何应对暴风雨,并尝试编写一篇英文日记,记录自己在暴风雨中的行动和感受。
在上述作业设计中,每个课时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每个课时的作业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指导。通过大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目标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这种大单元整合型作业设计克服了传统作业设计中的内容重复、形式单调、主题陈旧等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均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大单元教学与双减政策的目标和要求高度契合,可以通过优化大单元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优化大单元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3):3.
[2]吴瑞.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主题作业设计的研究[J]. 学苑教育, 2023, (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