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探析

摘要 【摘要】摘要: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物理教学不仅是概念和规律的演绎,而且要让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展核心素养,并使其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不断地提升教育质量,使之应有的育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要求教师积极地响应现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以达到更加科学、可行的目的。鉴于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有效地推动
DOI
作者付超
出处《中国教师》2023年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探析

付超

 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 408003

摘要: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物理教学不仅是概念和规律的演绎,而且要让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展核心素养,并使其具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不断地提升教育质量,使之应有的育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要求教师积极地响应现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以达到更加科学、可行的目的。鉴于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有效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陈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滞后,他们通常采用“板书+口述”的教授方式,它等于“照本宣科”的机械模式,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法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并且课堂教学的设计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性。另外,也有教师缺少发掘可利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观念,使得现有的教学资源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长期以来受升学压力和高考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最后,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评价未完全脱离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参与度不足、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够多元、课堂教学评价的工具过于集中于考试、习题等。以上这些问题困扰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所以进一步改良与创新课堂教学是燃眉之急。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可视化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深刻地改变了教育的形成、传播,冲击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新时代要求教师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加强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功能,改变传统教师、教材和学生三点一线的教学格局,从而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例如:以《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情境,为学生呈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逼真动画效果,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同时,当教师播放视频时,根据学生观看视频时的课堂发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总结,重点讲解学生的困惑。这样,有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又如,借助网络平台的丰富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百度作业帮和小猿搜题等APP查询有疑问的作业题,获得详细的试题讲解,更好的去掌握解题方法和知识点。学生也可以运用仿真实验软件进行操作和现象模拟,强化自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分享给学生自己在希沃白板和一些学习资源网的登录账号,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利用云教学系统的资源自主学习,学生在家可以根据课堂上拍摄的知识点、典型例题和老师板书过程的照片、系统云端的课堂实录、教师推送的课件和微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对之前学习资源的回顾,更能唤起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容易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实际事例化为知识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因素就要以具体的事例为载体,如此才能将其中蕴含的核心素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具体事例中可以更好地触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生活事例作为载体进行学习,既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契机。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入 “西班牙火车脱轨事件”视频,此次事件导致八十余人死亡,一百四十余人受伤。通过这样震撼的画面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引出新课内容,也能借此认识轨道和车轮结构,启发学生思考火车转弯问题,对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是转弯时速度过快,再借助多媒体展示更多超速转弯发生事故的图片案例,教师进行总结由此建立学生珍爱生命的态度和安全驾驶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兼顾个体差异,全面开展评价

素质教育实施的学习评价体系,是所有教师的重点关注,而新课标也强调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因此,明确出现的问题,建立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的发展目标,合理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这已成为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使命。

在高中物理教学后,通过教学评价来分析其成功与失败,可以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们先进行公开自评或是组内他评,目的在于刺激处于青春期同学们的好胜心,评价的内容可能使其产生攀比心理,从而为证明自己的能力会在日后加倍努力。同时,教师要改变总结性评价重于过程性评价的错误认识,评价应该是以学生个体为参考标准,不能依照优生的标准来评判每一个人,根据各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评价量化表,尽可能发现每位同学的优点,减少不必要的批评。由于每位学生的个性、智力等都有差异,教师把握好评价的“度”很关键,正面和负面的评价都可以让学生获知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习进步。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与时俱进,把握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新航向,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改革、探索与创新,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良,从而深化教育教学新理念,构建新型的物理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物理课堂活动中,不断地促进教学提质增效,以真正地达到教育改革的更高要求,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高中物理创新教学问题开展了简要的论述,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广大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任瑞琴.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J]. 学周刊, 2022(26):3.

[2]牛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法探究[J].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14):3.

[3]梁石兰.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3):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