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沈艺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201101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深化知识理解的有效方法,“整本书阅读”则是在常规单一文章、课文阅读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进阶表现。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则可以构建具体的“学习任务群”,并在任务群的“指示”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工作,逐步实现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引发、整本书阅读效果的增长以及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高品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的建成。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生;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知识
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促进着教学素材、教学资料的更迭,还使得越来越多新式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始出现在广大教师群体的视线当中。小学语文教师想要高效地开展、落实“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工作,则可以借助“学习任务群”作为辅助,通过发挥其独有的优势来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提质和增效。本文,也将围绕于此,简要分析“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及优势,详细探析“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及优势
什么是“学习任务群?”简单来说,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小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创设具体的学习任务框架,并在其中融入各种备受小学生们喜爱的元素,让他们可以积极地、主动地、轻松地、快乐地进行学习的高效教学模式。将之应用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任务群”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小学生阅读学习的体验,让他们更加直观、真切地体会到阅读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引发更为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次,“学习任务群”的应用,能够细化小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让他们的阅读学习过程变得更具针对性,从而实现阅读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再者,“学习任务群”的应用,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文本核心、感悟文章深层内涵;最后,“学习任务群”的应用,能够有效拓宽小学生们的阅读学习范围,让他们读到、看到、学到更加多元的语文知识、内容,从而提速其全面、坚实知识基础的塑造以及健全、发散阅读学习思维的养成。
二、“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趣味导入,引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参与一切语文学习活动的首要推动力量,语文教师想要引发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则可以在建设“学习任务群”时,以趣味化的方式来设定第一阶段的任务,让小学生们在欢乐、愉快的引导中,逐步点燃阅读热情、焕发阅读活力。
例如,教师基于《草船借箭》这一课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选择前后相连的几个章节作为“整本书”的阅读范围(该文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以全书作为“整本书阅读”的素材,对小学生而言阅读的难度较大,且耗时较长,因此仅选用前后几个章节)。导入工作的第一步走,教师可以预先布置整本书阅读的预习任务,让小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观看“草船借箭”相关的影视片段,并在观看结束后阅读整书(即,特定章节),通过对比的方式,体会两种表现形式各有何种优势;导入工作的第二步走,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自由结组,试着将书文的故事演绎出来,并且,还需安排一人作为旁白,负责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导入工作的第三步走,教师可以在阅读课程开始前,让各个小组依次站上讲台,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演绎;导入工作的第四步走,教师则要在所有小组表演结束后,提出稍有难度的问题,并依托一次,再一次引发小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比如,“诸葛亮为什么敢接受周瑜下达的‘三天督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草船借箭时,客观天气条件是何样的?除这种天气条件外,还有哪种天气可以完成‘借箭’的任务?”在任务各异的导入环节中,小学生们不仅可以对整书内容产生具象化的了解,还可以在观看阅读的联动中、小组合作的演绎中,更为真切的体会到阅读学习的乐趣所在,进而在引发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的同时,又为“学习任务群”后续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与前提。
(二)项目创设,明确学生整本书阅读任务
“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常规课程教学的教学格局相同,二者皆包含了诸多内容,皆需要教师做出精心且有效的引导。为了保障“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第二阶段任务的有效落实,语文教师则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其中,通过创设特定阅读学习项目的方式来明确小学生现阶段的整书阅读任务,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围绕《骑鹅旅行记(节选)》这一课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基于如下格式来设置“学习任务群”项目的具体框架。项目环节一,小学生需要在该课程开始前,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使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整书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此一环的设置,意在奠定课程教学的基础,让每一名小学生都可以清楚知晓文章梗概、了解文中登场的各个角色。项目环节二,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教材课本呈现的节选部分做出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细致分析该部分文章涉及的写作手法、情感观点等内容。此一环的设置,意在达成课业教学工作所安排的任务,并让小学生们更加具体地知晓节选段落的重点有哪些,如何去品读、赏析文章。项目环节三,教师可以任选全书的其他章节之一,并让小学生们仿照课文鉴赏的流程,独立地去分析该章节存在哪些有价值的知识点。此一环的设置,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们的对比分析能力,还可以夯实小学生的语文课业功底。项目环节四,教师则需要布置整书仿写的任务,让小学生们任选某一章节,仿照其写作手法,撰写一篇相似的文中,会对其做出延伸续写。此一环的设置,则是为了同时深化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感悟与掌握,并锻炼其读写一体的技能。进而,在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项目环节的环环推进中,切实细化了小学生对书中、文章涉及的各个知识要点的掌握,切实提升了小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阅读写作水平。
(三)小组探究,发展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
无论是单一课程的阅读,还是整本书的阅读,归根到底,它是小学生主导的学习活动。但在既往的阅读课堂上,教师多占据主导位置,主动去解读课文,带领着小学生进行阅读。在这一模式之下,小学生们不仅阅读的能力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学习的自主性也会有所降低。为了一改这一局面,小学语文教师在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工作的第三阶段时,可以试着将课堂的主导权更多地交给小学生们,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阅读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之中,逐步发展小学生们更为专业且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例如,教师围绕《鲁宾逊漂流记(节选)》这一课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将教学过程拆分成多个板块。板块一,教师需要根据特定的原则,将小学生们划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学习。在该板块的阅读中,小学生们不仅需要通过阅读去了解文章的故事梗概,还需要分析“鲁滨逊”的人物性格、人物特点,思考是什么支持着他、辅助着他摆脱流落荒岛的困境。板块二,小学生们需要结合对整本书的阅读理解,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交换彼此的观点。该板块的实施,可以让小学生们借由同组其他成员的发言,将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满,从而助力文章理解度的提升。板块三,教师需要增设新的阅读任务,比如,指定某一章节、某一段落,让小学生们在阅读后进行分析,该部分使用了怎样的的写作方法,这样用的好处是什么?该部分体现了“鲁滨逊”怎样的品质、品格,自己是否有着相同的品质、品质,倘若没有,应当如何努力才可以获得?该板块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小学生阅读感悟的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巧妙地锻炼小学生自身的阅读鉴赏技能。板块四,教师则需要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并带领小学生们逐一回顾前三板块设定的各项任务,并在补充、梳理与总结中,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对当前书籍、课程涉及的所有知识要点的掌握。进而,在合作化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与互动中,切实培养了小学生赏析整本书的专业技巧,切实发展了小学生高质量完成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四)延展探索,丰富学生整本书阅读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前三阶段分别设置成“兴趣培养、理解提升与能力发展”,意在奠定小学生们最基本的整本书阅读功底,而第四阶段的任务,教师则可以聚焦于“需求满足”。此时,教师应选用“拓展化”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让小学生们在课外延展阅读中,探索全新的语文知识内容、获取全新的语文知识要点,进而在丰富其整本书阅读素材的同时,助力小学生全面、坚实语文知识基础的塑造以及发散阅读思维的养成。
例如,教师开展课外拓展化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时,可以从“课内关联”与“课外延展”两个方向出发。“课内关联”方向,教师需要以教材课本中的某课程为主导,利用课堂时间,详细讲解课文所涉及的所有知识要点,而后,再让小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与之对应的整书,并仿照课堂上的学习流程,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化的分析和梳理。“课外拓展”方向,教师则可以布置周期性的整本书阅读任务,让小学生们自行选择想要阅读的书籍,并利用课余生活的时间进行读与赏。在此基础之上,小学生还需要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对该书涉及的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完整的总结,诸如,书籍的故事梗概、书中使用的写作方法、作者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书中提及的文化要素(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文化)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小学生们前往图书馆、图书市场,让他们阅读同一本篇幅较短的书籍;待阅读环节结束后,再利用第二次课程开始前的时间,让他们谈一谈通过此次拓展阅读活动,自己收获了哪些内容。进而,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最后阶段的落实中,切实拓宽了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渠道,切实促进了小学生在阅读学习方面需求的满足。
一言以蔽之,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来构建“学习任务群”,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既保障了“整本书阅读”工作的有效开展,又提升了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理解水平、发展了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赏析的能力,进而,为小学生语文阅读综合素质的成长以及新时期小学语文高质量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的建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立云.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 新课程,2022(43):107-109.
【2】刘福娜.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4):113-114.
【3】王少锋.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探析[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214(8):59-61.
【4】李丽超. 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3(2):13-15.
【5】陈林静.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1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