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开发的新模式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主题教学是在幼儿教育课程当中的重要方式,也是课程同等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新时代的影响之下,为了进一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各个幼儿园积极开设了各种各样十分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课程。这对当下的幼儿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也不能够再依赖教材开展幼儿活动,而是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发适合幼儿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活动主题。从而通过主题开发的方式,让幼儿可以在生活和游戏当中利用自己的好奇心驱使自身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依次达到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幼儿主动开发的课程。
DOI
作者王阳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幼儿主题开发的新模式探究

王阳

黑龙江省讷河市城南中心学校  161300

摘要:主题教学是在幼儿教育课程当中的重要方式,也是课程同等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新时代的影响之下,为了进一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各个幼儿园积极开设了各种各样十分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课程。这对当下的幼儿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也不能够再依赖教材开展幼儿活动,而是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发适合幼儿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的活动主题。从而通过主题开发的方式,让幼儿可以在生活和游戏当中利用自己的好奇心驱使自身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依次达到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幼儿主动开发的课程。
  关键词:幼儿;主题开发;实践架构
           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该在幼儿园当中培养幼儿掌握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外,还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促进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以此锻炼幼儿的思维与思考能力,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其中主题教育是当下幼儿园活动当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之一,教师在针对幼儿实际情况开发主题之前,首先应理清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并充分认识当下世界幼儿教育的新潮流,只有充分掌握当下突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将这些理论能够真正转化到课程的实践当中,并在实践的同时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主题架构模式,而是让幼儿能够通过游戏练自主开发实践主题架构模式,让幼儿可以真正做到游戏和活动的主人。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主题活动的一种较为传统的主题之一,但在幼儿视角下的主题开发与实践架构的新模式之下,教师所开展的认识自己这种传统的活动既要创新,也要充满特色。所以教师可以将整个活动交给幼儿,让幼儿自己来创造主题。只有这种创新性的主题方式,才能够赋予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权,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营造趣味丰富的活动氛围,一改以往的教师主导的主题架构的模式,并让幼儿通过互相讨论和游戏,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形成自身对于活动的极强体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认识自己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什么是认识自己”,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向幼儿抛出问题,如让幼儿分享我喜爱的故事、我养的动物、我喜欢的玩具、我喜欢吃的东西和我喜欢看的动画片,借助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幼儿投入到激烈的讨论和思考当中,这些简单的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也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接着教师可以适当的将问题提高到另外一种思想高度即“我的生活习惯、我的学校、我的家庭!我的性格、我的外貌”这些不同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循序渐进的真正认识到自己,也能够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他人
           在幼儿的主题活动当中,游戏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并在过程中融入一些需要让幼儿思考的问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发现自己的好奇问题点,并以此充分思考来探究解决的方法,教师就需要借助幼儿所感兴趣的游戏来进一步开展主题活动。所以在教师开展主题活动之前,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开展一些其身不正,同时需要兼顾幼儿的性格与爱好,让幼儿在实际的活动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参与游戏的快乐之处。
          例如,教师除了带领幼儿进行认识自己的主题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幼儿通过游戏来正确认识他人。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故事会游戏活动,在开展故事会游戏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给每位幼儿布置一项任务,让幼儿在课下和自己的家长讨论并创作出一则与自己父母相关的趣味小故事,要求在第二天由每位幼儿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和家长所创作的小故事。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自然
          让幼儿真正融入到社会认识自然幼儿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此阶段教师除了应培养幼儿掌握基础的自理能力之外,还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可以接触自然,初步了解自然。此外由于幼儿的天性活泼好动,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此时如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自然活动,则可以大大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部分让幼儿初步认识自然,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通过让幼儿进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活动过程中,让幼儿能够真正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同之处。
          例如,教室可以不定时的带领幼儿外出参与社会环境的参观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然环境的参观和欣赏,让幼儿在深刻的体验当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时在幼儿欣赏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幼儿,根据这些自然环境的各种特点,萌发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头脑中萌发的问题,在自然环境的欣赏和探索过程中,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人文环境,包括建筑、博物馆、各种名胜古迹、街道、学校和商店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环保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当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主题架构的开发模式之下,由于大部分主题活动都是由教师带着幼儿参加的致使幼儿在活动当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权,长此以往会导致幼儿丧失对于活动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更新这种方式并创新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多姿多彩的游戏与活动能够真正做到游戏和活动的主人,并帮助幼儿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头脑思维思考能力,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

参考文献:

[1]张瑾萍.立足幼儿生活,做好课程开发与建设——以“樱花”课程活动为例[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2(05):59-60.

[2]冯娇娇.挖掘主题活动  在探索中促进幼儿发展[J].求知导刊,2021(32):59-60.DOI:10.14161/j.cnki.qzdk.2021.32.03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