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提升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探究 ----以清韵游戏为例

摘要 【摘要】摘要:每个幼儿都作为一个积极的生命建构自己的生活,都是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我园开展了清韵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通过优化游戏场地和材料,提升合作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大班幼儿的合作。
DOI
作者应覃娣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在游戏中提升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探究

----以清韵游戏为例

 应覃娣

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摘要:每个幼儿都作为一个积极的生命建构自己的生活,都是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我园开展了清韵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通过优化游戏场地和材料,提升合作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大班幼儿的合作。

关键词:合作能力、清韵游戏

一、为什么要改变?

2022年9月浙光幼儿园刚刚搬入新建幼儿园,新幼儿园面积较大,游戏较多,大班幼儿在玩耍时兴趣很浓厚,但是在活动中时常发生矛盾和争吵,甚至是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大班幼儿游戏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合作能力社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快速发展。善于与他人合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幼儿今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但是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合作意识薄弱、合作的策略匮乏,所以常常发生矛盾和争吵。为了提升大班幼儿游戏中合作能力,清韵游戏组的教师组织了一次研讨活动。

二、怎样改变?

(一)核心概念界定

清韵游戏活动是指幼儿在的游戏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充分地接受阳光沐浴,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里奔走、跳跃、追逐嬉闹。合作,指共同创作;共同从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

  (二)以户外游戏为例开展研究

1.游戏场所的创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利用园本资源,创造时机。

本园刚刚新建,户外游戏场地的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户外场地如此之大,资源如此丰富,那如何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去创建呢?我们组织了一次《我喜欢的户外场地》绘画活动,孩子们以绘画的形式设计自己喜欢的户外游戏场地。

2.材料优化与组合

材料也收集了很多,但是发现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争抢材料的情况还是有存在。那如何减少或者避免争抢材料呢?在集体讨论“材料没有了,怎么办”的活动,孩子们以人和材料这两个方面开展讨论。在人为因素这方面,孩子们认为轮流、一起玩、剪刀石头布这些办法比较好。在材料方面,孩子们认为代替和重新组合比较好。比如,爬爬垫不够时,可以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树叶;救护时担架不够时可以用圈和绳子组合做一个担架;防护时假山堡垒不够时可以用油桶和轮胎组合堡垒等等。通过材料的优化与组合从而为幼儿提供多个合作机会。

3.丰富游戏活动

1)利用本土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应成为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倡导幼儿自主游戏。以沙沙区为例:

在浙光幼儿园园本课程我的家乡》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了解西小江的历史后,很想把它搬进我们的幼儿园。那如何才能建造属于我们的西小江呢?孩子首选之地是自然区的沙池,因为那里有水有沙与西小江的环境很接近,所以比较适合建造。

2)创设情境,体验分工合作

因为孩子们对西小江很熟悉,所以在建造的过程中都很积极,活动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但是孩子们都是自己建造自己想要的建筑物,最后呈现的作品都是很零散的,发现问题后,我将孩子们的照片呈现在他们面前。首先要让孩子们认识西小江建造的整体结构。通过图片的观察,孩子们认为西小江主要有桥、水、河道这三个部分组成。于是孩子们开始设计规划,将本次建造任务分为引水,河道,大桥组,高楼组,分组后,孩子们开始分工合作。

3)在困境中,提升合作策略

在第二次建造中,河道组的孩子们发现西小江里的水一直都无法保存,而是直接下渗到沙子里去了。在次建造中,孩子们挑选了塑料袋,PVC管、泡木垫这些材料,这次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塑料袋组的幼儿发现,越到后面水越小。PVC管组发现,管子连接处大量漏水。泡木垫组的幼儿发现,河道必须要挖的很深,泡沫垫才能放进去。面对孩子们的发现,我积极肯定了孩子们,并提出连接处漏水了,那有什么是整块的?转弯处无法连接,有什么材料是柔软的?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寻找更合适的材料。最后孩子们找到了塑料薄膜,成功的将水引到了河道中。

本研究通过提升合作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大班幼儿在清韵游戏中的合作。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