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与研究
刘俏玉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行为习惯是给予幼儿最大影响的因素,所以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幼儿阶段的幼儿对世界还存在着明显的探究行为,对于是非观念的确立还不明显,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重视教师的素质是促进幼儿学前教育顺利推行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教师行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关注幼儿教育,也对教师和整体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的职业较为特殊,面对的受教者都是年幼的幼儿,幼儿又处在各项技能和身心健康飞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的素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希望幼儿园和政府要加大对于幼儿教师选拔的标准,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对于学前教育的认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教师加入学前教育中,为幼儿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不良教师素质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
现阶段,不良的教师素质对于处在发展中的幼儿有着非常消极的影响,不仅影响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同时还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阻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现阶段许多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时容易造成的教育误区。过早地让不该接触小学知识和作息的幼儿接触小学内容,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但是许多教师却不顾现实情况,在幼儿园阶段以小学作息为标准要求幼儿,强行增加小学知识,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还秉持着许多刻板单调的教学观念,认为课堂上是极为严肃的,容不得幼儿打闹和玩笑,对于幼儿产生的对一些现象的不同观点和想法,极易用简单粗暴的否定来面对幼儿,让幼儿产生对教育活动的厌烦心理,从而上升到不爱来园的恶劣影响,并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幼儿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接触最多的教育知识的传播者,在幼儿心理,幼儿教师是值得学习,甚至会有幼儿将教师看作自己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在园期间,没有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甚至有随地扔垃圾等不良行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养成,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二、良好教师素质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极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幼儿的年龄小,离开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情感的需求较高,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一定是充满责任心和爱心,对教育这个职业充满工作热情,对待幼儿有着足够耐心。幼儿在日常的接触中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爱心,能够满足幼儿的情感哺育,会让幼儿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减少幼儿因分离产生的焦虑心理,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生活,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包容和耐心,慢慢引导他们学习技能,积累生活经验,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语言艺术的应用能够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拉近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对教师的依赖越来越高,更好的促进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真实需求,掌握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知晓幼儿在家的习惯,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过硬的专业水平
虽然幼儿园幼儿处在3-6岁的年龄段,但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具有过硬专业水平的幼儿教师能够为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解答,对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着保护心理,他们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随时对幼儿的为什么给出幼儿能够接受的答案,深受幼儿的喜爱。比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根据幼儿的生长规律开设有各种特色的教育活动,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施展他们的特长,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全方位的配合,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有着长足的发展,给予幼儿足够的积极、健康的引导。幼儿园的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作为幼儿教师更是要对班级内外的事物投入极大的精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教师在工作时能够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对幼儿的需求和表现能够尽最大可能去满足和观察分析,教师积极的工作状态是能够对幼儿受到极强的感染,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步伐保持乐观开朗和心情愉悦,从而建立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教师的素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要对教师的素养进行严格的把关,促进幼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各方面的水平,从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有效建立。
参考文献:
[1]叶永琴.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 教书育人,2023,(01):39-41.
[2]桓燕. 浅谈教师日常教育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23-24.
[3]柯心妮. 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 家长,2021,(0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