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润”文化下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要 【摘要】【摘要】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是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它有利于幼儿摆脱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措施。
DOI
作者高佳媛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6月第11期
出版日期2023-11-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析清润文化下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高佳媛

浙江省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邮编:312000

 

【摘要】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是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它有利于幼儿摆脱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

引言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如何培养孩子成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话题,而幼儿时期是儿童开始发生同伴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养成同伴交往能力的关键阶段。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我们浙光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是“清丽朗润,和谐发展,”在我们清润文化体验课程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更好成长。

  1清润文化下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同伴交往[2]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之间的交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孩子们正式适应社会生存的第一要素。人是社会性生物,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往方式,通过交往,能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然而,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是众多家长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能力。

(一)巧妙利用活动区提升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

幼儿园有很多活动区,给幼儿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极大地提升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在我们清润文化下,我们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师在区域活动中精心设计,有目的的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间交往的环境,使幼儿身处其中,感受到交往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交往意识。比如,幼儿园都会设立一个“角色区”,孩子们可以在角色区里玩各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来学习人际之间的交往,从游戏的角色分配和游戏的材料的使用来看,常常需要儿童学会协调,而这种协能力正是与同伴交往中逐步学会的。尽管小班幼儿有了同伴交往的需要和初步的能力,但是受自我中心心理特点及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学习合作、互助、轮流、分享,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的自信心会得到发展

(二)幼儿同伴交往有益于相互学习

幼儿同伴交往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同伴之间的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往,从而使得知识经验能够得到共享,学会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因此,老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和幼儿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创设“娃娃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机会,使幼儿乐于参加区域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同时投放幼儿自己喜欢的、信任的玩具来营造家庭般的气氛,帮助孩子很快适应集体生活。

当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正确的交往行为时,及时表扬鼓励,发挥榜样作用,使其他的幼儿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并在活动中去模仿;在发现不正确的行为时,要及时指出来并教给他应该怎样去做。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我能够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进一步强化交往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交往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
   2、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儿童在同伴交往[1]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做事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这些幼儿很少会去主动关系他人,与同伴也不能和睦相处,他们固执己见,只看重自己利益的得失,而从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一)父母过宠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孩子的自我中心与如今独生子女的家庭娇惯有关。许多有自我中心倾向的孩子就是从小被家长惯出来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一出生就被当着“皇帝”“公主”捧着,孩子的要求一律照办,生怕孩子受屈,可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却为孩子的“独我”埋下了伏笔。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这些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在玩耍的过程中自然的就会和同伴的关系疏远。

(二)以自我为中心对孩子的表现与影响

有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他,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玩游戏。这些不和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措施

    (一)重视情感训练对幼儿同伴交往的促进作用。

幼儿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触景生情,与环境产生共鸣,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幼儿学会观察、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对幼儿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那些能引起痛苦体验的,如:生气、伤心、愤怒、恐惧等可称为消极情感。因此让幼儿经常处于愉快平衡的情绪之中,少受坏脾气的干扰,并能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适度控制自己的情感,能使大脑的情感潜能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开发。

二)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窗体顶端

 幼儿刚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还不太熟悉,一方面对环境、材料好奇,另一方面又没摆脱对家庭的依赖,情绪波动较大,规则意识差,还没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可以通过有效地手段控制幼儿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学到很多社会技能,他学会了游戏与共同合作,学会了给予和接受,这还有助于矫正幼儿任性自私的行为,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受到委屈,但这些也许是他所必须学习的。

(三)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和朋友。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之深远和重大。幼儿最开始通过与家长交往,从家长那里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方式而家庭作为幼儿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及氛围是幼儿成长的根本所在。家庭的和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让幼儿在一个温馨、安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胜过一切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市场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幼儿同伴的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21世纪的新生儿,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也较有亲和力,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社会群体的喜爱。

作为家长要帮助幼儿建立好的同伴关系,作为浙光幼儿园的教师我们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与同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幼儿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帮助他们获得社交技能, 让他拥有良好的心态,养成乐于助人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王霞,夏楚.幼儿同伴交往与指导[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03):19—20.

[2]卢乐珍,段梦雅.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中)[J].幼儿教育,2011,09(02):33—34.

[3]江梅玲,史珍香.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04):78—7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