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情境的创设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通惠小学 鲁东
摘要:创设体育情境是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它会激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 情境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形式的锻炼活动,在各种技能训练中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要使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情境设置有其重要作用。体育情境是指激发体育兴趣的与体育有关的情境。如活动情境,评价情境等。活动情境是根据各种活动项目设置的。设置情境的方式有多种,如口头描述法,图象展示法,自我意念法等等。例:图象展示法。此法一般是用以营造体育精神的氛围的。如墙壁上的体育图案,虽是简笔图案但神采十足,会给他以体育精神的启迪。又如视频(电影、新闻剪辑等)显示。那些内容都是展示体育风貌的,对学生有很好的激发作用。如《女篮5号》,那是解放初期拍摄的一部反映体育内容的故事片。解放前的体育比赛,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所利用,当看到对方有篮球高手时,就采取暗中伤害的手段将其打伤,使其不能出场,使对方获胜,从而获得体育赌博的厚利。这哪是什么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宗旨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但在那个时代却被歪曲了。只有在新中国建立后,体育事业又才获得了新生,走上了正轨。我们应在毛主席的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努力为中国之崛起之强盛而锻炼身体。这部电影在漫长的岁月里播放了多次,有的学生观看了,有的学生没有看过,无论什么情况,老师把电影剪辑播放出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实质,就会使学生对体育精神有一个认识。又如,播放历届高级别的体育运动会的视频剪辑,也会收到同样的效果。如2008年的奥运盛会,那宏大的场面,那体育健儿们竞技的英姿,令观众心潮起伏,热血奔涌的英雄气概会由此而得到情绪的体验。再看奥运会结果的公布,作为东道主国(主办国),金牌银牌铜牌纷致程看,体育大国的形象赫然而出。回想起旧社会几百年间的时期,中国根本没有象样的体育,国人体质堪差,被西方辱称为“东亚病夫“。曾几何时,中国不但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而且一跃成了体育强国。这都会令学生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从而更增强了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热爱。
口头描述的体育情境,如讲体育故事,设置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例:有位体育老师针对班上有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怕苦怕累的现象,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初中学生,文化成绩优异,但身体很弱,以致常常不能按作息时间学习和休息,因为他做作业不能一鼓作气地完成,要分几次完成。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决心以体育锻炼改变现状。他遵照体育老师的建议,每天晨起锻炼适当的时间,由20分钟、半点钟到一点钟,他在自家院跑圈子,直到跑得大汗淋漓,感觉身体舒展为止。他能坚持,靠了他自设的情境,他坚持跑步,心中有一个鲜明的目标,那就是以强健的身体冲上高中,冲上大学,冲上未来的事业。他有一个梦想是当科学家,每当他跑步畏难时,心中就出现了未来的自己,自己在科研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疲倦,直到东方日出。想到这个美好的未来,他克服了跑的腰酸腿疼,克服了跑的大汗淋漓,克服了睡虾米觉的诱惑,他终跑过来了,跑出了健康的身体了。评析:这个故事不仅营造锻炼身体的氛围,而且还为学生树造了学习的榜样,是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之一。在这种榜样情境的感染下,同学们怕苦怕累的心境一扫而光,代之以为自己的未来而锻炼身体的激情。从此,那些学生不但体育课不怕苦和累,还在课余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集体课外体育活动,如练攀援,郊游登山,自由组合各种球赛等等;或自己设计体育锻炼项目自己练习。如有的学生在自家后院设置了单双杠,在树枝上安装了吊竿,吊环,他们对体育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了。这就是那个故事情境的激发作用。又例:有的学生喜欢练习长跑,在学校的时间有限,他们就在休假日练习,但长跑项目所用距离大时间长,坚持是个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创设情境。他们想起毛主席说的话:“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不会一下吃成个大胖子。”于是他们在乡村路上每隔一段路就设置一个牌子,上面依次写着“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攻打蜡子口等等”。这些情境说明他们是把800米长跑当作体育长征,他们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跑,逐个短目标地实现,不知不觉地跑完了大目标。这就是自我设置情境的激励方法。又例:有个同学星期天迅速完成了文化课作业,打算搞点体育锻炼了,但这几天脚摔伤了,那就练习智力体育项目下棋吧。他拿出一副相棋,但相棋是要二人对玩的。有了,他不断变换位置,不断把自己刚走了的棋子当作对方。这样,他每走一步棋都在和对手下,每走一步都要运筹操作而不敢轻视,每走一步都不是自下自棋,而都是在与对手下。这样他的兴奋度始终很高。这也是创设体育情境的激发作用。
创设的体育情境中还有一类叫评价情境。这类情境在体育教学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少年的心理规律中,有成就感,荣誉感。在集体场合中,他们都显山露水的彰显能力。活动评价就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评价有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包括老师的评价,同学们的评价,内部评价是指自我感觉评价,两种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达到提高。但评价处置不当,非但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反而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要达到面向全体的评价,其评价情境的设置应遵循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则,即以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恰当分类,定出训练目标,让他们伸手能摘到桃,通过适当的努力能实现目标。在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价时,根据既定目标进行衡量,就能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我评价意识。当他们完成得很好或基本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后会产生努力学习的愉悦感,自我评估还有多少潜能可以发挥,还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遵循青年心理规律的教学设计。还有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起到标识鲜明准确的激励作用。如投掷的成绩可用距离和目标点的明确告知来评价。如量距离,插旗子,体操可用口头评分。设置评价情境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和发展方向。这样评价机制伴随着评价情境,就能产生激励进步的作用。体育竞赛是激发体育锻炼的又一途径。体育竞赛应向学生注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这样既能激发体育热情,又把体育锻炼活动推向强身高潮,又培养了体育从拼搏精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