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一体化视域下优秀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马少君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中心小学
本文为福建省闽侯县专项课题结题论文,课题立项编号:Mh2023124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如何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分析思政一体化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优秀地域文化的价值,本文提出了在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思政一体化;地域文化;课堂教学
一、引言
思政一体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如何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思政一体化视域出发,探讨优秀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思政一体化与地域文化的内涵
思政一体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它不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还要求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他学科教育中,以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思政一体化的实施不仅仅是一种课程改革,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升华,其重要性在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全面素质的新一代国民。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区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民间传统等文化元素的集合,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地域文化反映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对于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地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传承性,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源。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如川菜、江南水乡、西北驼铃等,这些文化元素都承载着地方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魅力。思政一体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具有双重的价值。在下文中,将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以实现思政一体化的目标。
三、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融入地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和国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地域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案例,如苏州园林、黄山风景、京剧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地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这些案例,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多样性,还能够培养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自信心。
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科教育更具趣味性和深度。通过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学写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以当地的地域特点、风景名胜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类似地,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通过讲解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可以更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法治意识。
融入地域文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提升了学科教育的趣味性和深度。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人才。在下文中,将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实现地域文化与思政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四、融入地域文化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具体的地域文化案例是关键步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方法内容和学生的兴趣,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地域文化案例,比如,选取某地区的传统节日、名人故事等。通过具体案例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应明确地域文化的融入方式和教学目标,确保融入地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标准相符。教学方法则应包含相关的地域文化资料和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引入地域文化,如组织地域文化展示、举办地域文化节等。通过互动和体验,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地域文化。比如,在学习某地区的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庆祝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地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这不仅有助于思政一体化的目标实现,还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学生。通过紧扣主题的策略,地域文化的融入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有力举措。
五、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
在融入地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境体验等,来生动展示地域文化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观看地域文化的图片、视频,甚至进行虚拟实境体验,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这种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与当地社区合作是融入地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主动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邀请社区文化传承人来校园进行讲座或文化体验活动。通过与社区合作,学生有机会与地域文化的传承者直接互动,参与到实际的地域文化活动中。这种实践性和真实性的学习体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地域文化,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文化认同感。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在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头表现外,还可以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性等方面。比如,可以设立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任务,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地域文化活动,如文化展示或演出,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贡献度。通过多维度的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结论:本文通过探讨思政一体化视域下优秀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新一代人才。通过紧扣主题的策略,地域文化的融入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 赵佳,杨勇波.思政视域下地域文化融入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教育研究[J].绿色包装, 2021(012):000.
[2] 尚东玲."课程思政"视域下地域文化融入《口才与写作》课的路径研究——以从化地域文化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