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黄俊杰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级中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课堂环境,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能力得到锻炼。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教学方式不够先进、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兴趣普遍不高的问题,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而且不符合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探讨教学工作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初中阶段对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学生在此阶段会形成出色的、个性鲜明的、完善思维的能力。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指在教学中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多角度与全方位育人,构建活跃的数学课堂,使学生从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健全教育体系,完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需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由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表达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数学眼光指的是从数学的角度认识、观察、分析现实世界的数学关键能力,包括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学抽象等能力。数学思维指的是用数学原理、数学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包括运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运算能力和数据观念等。数学表达指的是应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表达现实问题的一种描述能力,包括模型观念、抽象能力等。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需要学生认真探索其中的规律。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导致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数学学科的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应设计一些新奇有趣且能引起好奇心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2教学理念落后
当下,仍然有一部分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过来,采用传统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教材内容就可以,没有必要进行其他资源的拓展,甚至教师布置的作业也难以与双减政策相吻合,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做试卷,了解中考命题方向,希望学生能够提高中考的数学成绩。很显然,这样的教学理念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信息技术会浪费时间,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这样一来,课堂上教师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时间利用率有待提升。
2.3知识呈现重结论轻过程
受教材编排限制,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点相对简练甚至抽象。在教学中,教师基本是以课本为参考进行教学,但课本内容是大部分是普适性内容,对于有些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过于简单,如果教师照搬课本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学情基础,就会导致课堂上产生无效教学时间。数学教学若想丰富精彩,其实离不开多种多样的学具,学具就像一个抓手,让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的方式,但很多时候教师只把结论告诉学生,省掉了利用学具探索的过程,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让学生参与“数学思维体操”的培养,更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前因后果深入掌握,会导致教材低用、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以及无效课堂的形成。
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完善教学内容,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组织内容丰富且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内容是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基于教学需求,整理相应教学内容,避免教学资源匮乏长期影响学生某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教师有必要先分析教科书内容,挖掘其中可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资源,之后,教师应当基于课程教学主题,从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整理相应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要求。
3.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素养
落实核心素养需要建立在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型中。从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角度分析,教师需改革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要控制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消化与理解所学的知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运算与思考,从而调动学生运算积极性。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同样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其可以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素养。
3.3组织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实现高效学习
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大多是经过推理论证和缜密计算得出的。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也需要教师严格遵循数学学科特征,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推理、问题推理,进而完成数学知识的创新学习。具体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推理思考引导、交流沟通引导、知识固化指导三个流程开展创新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三个流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推理学习时间和合作交流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实现高效学习。
3.4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互相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并且还能够有效符合国家提出的网络强国重要战略思想。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应当重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课堂上,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快速展现知识,帮助学生合理利用每一分钟,新课改理念中也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让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还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养成在课余时间多多接触数学,多多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3.5以情境的创设展开训练种实践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创设特定的情境,来对学生展开训练和实践,学生在完成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避免出现学习活动脱离实际的情况。与此同时,传统数学课堂中的训练时间和方式过于固定化和模式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在创设具体的情境时,教师需要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相适配的情境,要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培育学生数学学科基本技能、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为主。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明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同时根据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了解数学概念、学习数学方法、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22.
[2]马建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9(29):118.
[3]马莉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9(9):42—4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