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探究
巩海玲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成长对于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正确、有效的体育活动,增强其体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策略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若干措施,旨在通过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措施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完善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概括了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兴趣,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和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然而,在当前小学体育课堂中,许多教师未能突出学生主体性,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活动的意愿,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构建灵活机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调动积极性,从而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其次,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环境差是造成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优化教学环境,提供趣味性的体验,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措施
(一)运用问题教学法,实现“以问促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他们学习体育知识的效果。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现问题,分析和探寻问题根源,不断发掘小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促进自身的体育素养。
例如,在教授“30米快速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问同学们有哪些体育明星,谁是跑得最快的人等问题,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会积极回答问题,谈论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大家平时喜欢跑步吗?什么是快跑?在快跑过程中,应有哪些注意事项?”这样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新的课程:“同学们,现在请跟我来,一起学习究竟什么是快跑吧!”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更有效,因为它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情境中,通过问题的引导,让他们逐渐掌握体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当学生学完本课内容后,教师可以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大家已经学习了快速跑,哪位同学说一说在快跑时,肩带应保持紧绷还是放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总之,通过问题教学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体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思路。多媒体、微课、希沃白板、线上平台等工具不仅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功能,还具备视频播放等功能,为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在传授篮球知识技能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篮球运动员的比赛来领略优秀运动员的赛场风采,也可以通过慢动作的视觉方式,反复呈现篮球运动中的重点技术要领。这样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加深学习印象,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加强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体育文化学习。当学生观看多媒体体育教学活动时,有兴趣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体育知识的练习,显著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并非所有学生都喜欢体育课。特别是在运动强度和难度较高的项目中,许多学生感到害怕,不敢轻易尝试,从而难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兴趣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例如,在武术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拳法、双节棍、对练等方法,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体能、敏捷等身体素质。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收集相关网络资源,比如学生喜爱的武术动作的电影《龙门飞甲》《咏春》《一代宗师》等,教师可选取影片中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幕,并对其中的动作加以讲解。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武术项目,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武术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不仅扩大了教学内容,还发展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更好地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强健了身体。
(四)合理运用游戏,优化运动结束环节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中,许多老师认为,体育教学最后环节的节奏都是舒缓的,以让学生放松为主,所以不适宜使用游戏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尽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会他们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但事实上,使用游戏教学法在教学结束环节,也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调节和放松,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爱上体育活动。
例如,在以往教学中,笔者通常会选取轻松走步和缓慢的上肢伸展扩胸动作进行放松,尽管有一定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对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放松环节,导入有趣的游戏,比如学生喜爱的“夹老鼠”游戏活动,将队员分成两组,前排队员双手叉腰当“夹子”,后排队员双臂伸进前排队员臂与腰间的空隙,并且双手指尖相触,模仿老鼠偷食。教师突然吹哨,前排夹臂,后排队员迅速抽手,谁被夹住即为失败,接着互换角色继续进行。这样的游戏内容相对简单,不会耗费学生过多的体力,同时让学生在放松的过程中锻炼其反应能力,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张美云.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24):1.
[2]邓建新.初探创新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7):157+159.
[3]孙超.小学体育创新实践教学研究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7):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