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影响到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等各个方面。这种转变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良好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信息技术与各种学科课程的融合。本文从小学音乐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融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其他音乐教师有所裨益。
DOI
作者李晓芳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3-05-3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

 

李晓芳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形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影响到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等各个方面。这种转变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良好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信息技术与各种学科课程的融合。本文从小学音乐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融入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其他音乐教师有所裨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在于多方面。首先,小学音乐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模式。目前教材内容有限,传统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其次,明确教学目的,攻克教学难点。传统小学音乐教学采用固定的“口授+板书”教学方法,局限性较大。多媒体技术具有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内容生动直观的优势,能更好地体现教学要点,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扩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通过微课堂等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发挥了碎片化教学的作用,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特点,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高效的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至关重要。

二、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

(一)采用多媒体技术,点燃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集声、光、色、形、FLASH于一身,能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情景交融的音乐情境下,多媒体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审美情趣和音乐美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意境,提升美育的水准。

例如,以赏析国歌为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意境,学生在多媒体集声、色、形、像一体化的特效渲染下,很快就被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旋律和意境所吸引。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激昂的旋律奏响,PPT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救亡图景,让每一位学生都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整个画面中,展现出一种跌宕起伏、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让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沉浸在《国歌》的旋律中,产生了学唱的强烈欲望。又如,以《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集音、色、像整合的特效,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通过课件,学生们可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风格,体现的风土民俗,以及歌曲轻快、好客的特点。教师通过反复播放歌曲、示范唱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的流畅、妙趣横生,以此拓展学生的想象创造空间,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姿,并使之与音乐融为一体。通常来说,音乐和舞蹈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音乐与舞蹈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在音乐教学中,将人文内涵表现出来,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他们的音乐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二)借助微视频,突破音乐学习重难点

小学音乐作为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课程,其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小学的音乐课程虽然比较简单,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还是会遇到实际困难,尤其是在重难点问题的学习上。如果在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不考虑学生对重难点的接受程度,就会使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到接下来的音乐学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引入微视频,将原本抽象复杂的音乐知识,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例如,在讲授“小节”、“终止线”、“小节线”等乐理知识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与“竹节”相关的微视频,要求他们数一数竹节数,初步了解小结的概念,再结合节节竹子的分界线,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小节线”。而在终止线定义的讲解中,教师可导入跑步比赛的终点线迁移到音乐当中的终止线。再比如,在指导学生掌握声音的强弱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因此,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动物叫声的音频资料,来指导学生去分辨不同的声音,从而让他们掌握声音的强弱知识。在微视频的帮助下,小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音乐学习App,突破时空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类APP,这些应用程序能够让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进行学习,打破了在教学中存在的时空的局限。而且,小学音乐课的课时一般都比较少,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学生的飞速成长。但是,如果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就能够突破这个制约。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款适合小学生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APP来展开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将课堂资源同步上传到APP中,并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更多的音乐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在教育类APP中设置签到打卡任务、发布教学任务,这样就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此外,音乐学习App还有一个在课堂教学中所不能实现的优点,就是可以反复地对音乐知识进行复习,学生可以利用APP回放学习教学视频,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知识进行巩固,并进行查漏补缺。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类APP,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知识的迁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本研究将结合小学音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的深度融合,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沈艺凌.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3(1):3.

[2]余晓聪.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J]. 文理导航, 2022(21):3.

[3]张雅洁. 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教育整合的教学方法探讨[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14):0205-020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