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吉贾龙
门源回族自治县教育局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究是对教育方法的深度挖掘,也是对未来人才能力结构的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其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核心技能。小学阶段作为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如何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是教育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优化,不仅关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关乎孩子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深入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旨在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导入生活案例,深化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信息技术学科也提出了“强化信息社会责任”的素养要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导入生活案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案例:某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同学的尴尬照片,导致该同学遭受了同龄人的嘲讽和欺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这种行为对被拍摄者和发布者本人有何影响?”“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人际关系。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提倡尊重他人隐私,避免传播不当信息,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避免受到网络欺凌和侵犯。同时,教师还可以强调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网络上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以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总之,通过教学案例,教师能帮助学生意识到在网络环境中的责任和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培养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二、借助微课堂,实现数字化学习
借助微课堂这一数字化学习工具,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丰富和革新。教师需利用现代学习资源如微课堂,以适应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增强学习体验。微课堂使抽象知识更易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素养。
例如,在教授“长篇文档我完善”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微课堂来实现高效的数字化学习。首先,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例如“如何对长篇文档进行整体的排版和调整”。随后,根据这些重点内容精心制作微课堂视频。在视频中,教师可以详细演示并解释如何进行页边距的设置、页码的插入、以及页眉和页脚的调整等操作。通过观看微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前对长篇文档的完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节省出更多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进行高效、便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数字化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协作平台,深化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具备良好信息意识的学生能更高效地处理和共享网络信息,使信息的效用最大化。教师不仅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应鼓励学生分享内容,通过协作学习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以“制作音视频与相册”教学单元为例,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每组设定一个主题,如“春游”、“学校活动”或“家庭聚会”。学生需在给定的网络资源中筛选与主题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判断哪些信息与主题紧密相关,哪些是次要的或无关的。这不仅锻炼了他们对信息的敏锐度,还提高了他们准确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随后,小组成员需合作利用图片编辑软件、视频剪辑工具等信息技术工具,将筛选出的素材整合成音视频与相册。他们需要不断沟通、分享和调整信息,确保作品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完成作品后,每个小组均需在班上展示他们的成果。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作品,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学习到新的信息呈现和处理技巧。最后,教师组织讨论环节,让学生反思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分享体验。学生分享他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相关性和价值,以及在协作过程中如何克服沟通与整合难题。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不仅能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增强对信息的感知和理解,有效提升他们的信息意识。
四、设计挑战任务,培养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需要为他们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计算思维的精髓。
以“表格数据处理”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和分析。随后,教师布置一项挑战任务:“给定一个销售数据表格,其中包含不同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量。请同学们自行探索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找出销售额最高的产品以及其对应的销售量。”这一任务需要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界定问题、抽象化思考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利用Excel软件的功能进行数据筛选、排序和计算。完成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互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对表格数据处理方法的认识。总之,设计挑战任务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计算思维。当学生在未来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能够迅速反应,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淑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4):9-10.
[2]廖小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2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