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驱动,高标准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 【摘要】【摘要】 当基础教育被作为教育强国的基点进行战略定位的时候,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定是基点中的基石。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难点,找准人才培养的发力点,长春市二道区创新培训方式,聚集力量顶层设计,几年来,形成了具区域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DOI
作者朱桂荣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项目驱动高标准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朱桂荣

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当基础教育被作为教育强国的基点进行战略定位的时候,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定是基点中的基石。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破解教师队伍建设难点,找准人才培养的发力点,长春市二道区创新培训方式,聚集力量顶层设计,几年来,形成了具区域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关键词:项目;高标准;教师;专业成长

一、统筹规划,高站位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工程

一是区委政府统筹规划。二道区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打造教育强区的重要支撑,制发了《二道区教育系统“十四五”教师培养规划》,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以激活教师成长动力为重心,以项目工程实施为圆心,全力搭建发展培训网。十四五以来,全区共投入师培经费700余万元。

二是四层架构合力推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学区)及学校四层架构,分别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组。由教师进修学校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教研员组成教研指导组,包保六大教育集团(学区),营造分片包保、竞相提升的绿色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深化区域、学区、学校三级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进一步构建区域统领、学区自主、学校个性化发展的互联互通互促培训体系,扎实推进我区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快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项目驱动,高标准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走深走实

一是“教学赛事”让教师发展内驱更足。我区连续十六年实施青蓝杯大赛,连续八年实施教师技能大赛,大赛内容紧扣新要求,教师全员参赛,涉及理论考核、课例教学等多项内容,考察说课评课、板书设计、粉笔字等多项基本功,组织严谨、公平公正、表彰隆重。八届“青蓝杯”大赛、四届教师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培,以赛促培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考评。淬炼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品质教育人才。

可以说每一个新秀、十佳教师都得益于这些经典赛事的淬炼,大赛已经成为教师成长最好的舞台。

二是“精英工程”让骨干教师更强。我区连续四年实施 “菁英培养计划”,对新评选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开展“五个一”专项培养,即在骨干任期内,必须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参加一项科研课题,承担一节区以上示范课、带一个徒弟、完成一次学科培训,让骨干教师有方向、有任务、有责任。

三是“朝阳工程”让青年教师更稳。我区连续六年实施 “朝阳工程”,工程采取导师制、学科分班、小班化教学,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从师德修养、教学能力、学科知识等八方面对入职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快速提升了新入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是“空中课堂”让教师成长更新。幸福二道空中课堂是教育数字化惠民项目,曾获得教育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项目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本着“一中四化”建设目标,采用“15+5X+”课程架构,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网络平台。全区近600名教师录制课例1500节,多节课例在国家精品课等大赛中获奖,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五是“干训领航”让教师培训更优。校长素质好,教师才能培得更优。我们连续多年开展校长五步“递进式”培训,教学校长五项“任务式”培训。例如,我们利用去年期末质量监测分析会,外请专家评委为教学校长现场打分点评,在实际工作中培,针对问题培,效果特别好。

三、不断创新,高质量推进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二道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形成了立体多元的以项目实施为圆心的特色教师培训新模式,通过特色项目培训使我区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被评为吉林省2023 年度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截至2023年,全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35人,省级骨干教师93人,市骨干教师331人。在2023年全市精英新秀评选认定中,二道区获评“十佳教师”24人,“教学新秀”47人。几年来,在特色项目培训的带动下,我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培训工作逐步成为我区教育均衡发展向优质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嘉航,房津康. 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策略 [J]. 山西青年, 2024, (05): 126-129.

[2]杨筱丽.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互联网+”模式 [J]. 山东教育, 2024, (Z3): 77-78.

[3]张怡,何晓越. 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J]. 科技风, 2024, (04): 153-155.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404051.

[4]宋泉. 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及路径研究——基于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的实践探究 [J]. 新课程研究, 2023, (31): 1-6.

[5]陈卓,杨子睿.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困境与应对策略[C]//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德风文化艺术中心. 2023年高等教育科研论坛南宁分论坛论文集.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23: 2. DOI:10.26914/c.cnkihy.2023.058971.

作者简介:朱桂荣,女,1970—))长春市二道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长春市二道区语言文字办公室主任高级教师吉林 长春 13003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