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姬雨含、栗莉
天津市 天津传媒学院 301901
基金项目: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疫情常态
化模式下校企云端双选自媒体平台》
项目编号:202213659004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艺术类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艺术类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完善,艺术类毕业生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艺术类学生专业能力突出但文化基础较弱的特点十分明显,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其就业面并不广阔,因而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难度。对此,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艺术类专业人才,提高学校就业率。本文针对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往的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艺术类高等教育存在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原有教学模式与用人单位需要并不相符等问题,导致艺术类专业人才和市场脱节,艺术类毕业生常常需要经过企业再次培训才能胜任相关岗位。高校应如何利用各类资源构建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成为了艺术类高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积极构建协同化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环境
校企合作对各参与主体的协同配合十分重视。对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来说,要想构建协同化网络公共服务环境,必须要确保合作项目的业务流程化与制度化。在业务流程优化方面,应将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和运行机制作为核心内容,积极创造符合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有利条件,促使其通过自身竞争和协同机制实现对外界新资源的持续接受,并确保其动态有序,保证标准化服务资源网络组织、线上线下对接的校企合作业务流程标准化,对合作项目中任务衔接和流程程序更加关注,做好相关处理,并对平台业务功能进行拓展,让用户体验和操作便捷性得到有效提升。在校企合作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方面,应从整体的角度开展顶层设计工作,确定合作平台的制制度架构,了解政府和市场的相关职能,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帮助下驱使合作参与主体根据顶层设计方案对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操守进行优化完善,实现对协同多赢一体化的组织合作制度体系的合理构建。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要想高效运行,必须要有协同化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内外部环境、相关服务资源培育机制以及数据库等支持,还应基于此不断提高运营人员的管理水平,最终提升校企合作公共服务质量。为了将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制定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通过政策让运营商、有关院校的工作职责更加清晰,实现对政府、运营商之间关系的有效梳理,做好院校与运营商之间的协调工作,对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政策进行优化完善。在国家支持平台经济、大力发展信息消费的时代背景下,当地政府应在智慧教育、平台经济重大建设项目中将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经济运营商加入其中,院校也应基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对院校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修改,促使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得到规范。除此之外,运营商也要基于顶层设计方案对跨组织网络合作的工作对接机制进行精心设计,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调整,促使平台服务水平得以提升。
二、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资源
在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中,服务资源十分关键,其内容质量与广大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应根据用户需求大力拓展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关资源。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对参与主体网络工作站或工作台的服务资源自我管理职能进行规范,通过对公共服务网络资源巡检制度的严格执行,保证平台服务资源的优质性。同时,要针对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在就业、培训、学习等多个应用领域范围对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资源进行拓展,基于本土化进行平台服务地域范围的逐步拓展。除此之外,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成长到一定的极端后会越发凸显网络外部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精细化付费增值服务,促使平台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这样的运作模式下做好过渡工作。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完全可以整合平台之间的各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用户可以通过同一账户进入不同的网络平台后台,用户界面可以通过平台数据调取、界面组装实现统一,不同平台之间的服务都能通过一站式界面来享用。
三、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应积极进行合理的校企合作机构的市场准入、考核、激励与退出市场机制的构建,对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的会员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让会员的公共服务资源质量不断提高,在信用制度、会员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的帮助下对运营商和校企合作伙伴开展信用评价与考核工作,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考核机制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促使网络平台下联盟组织绩效得以提高。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应积极吸取其他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优秀经验,促使该平台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更好的处理好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利用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强化管理水平,实现对平台服务领域的深入挖掘,为平台多方共赢局面的实现提供助力。
总结
艺术类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质量与学生的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面对目前艺术类学生遇到的就业难等问题,艺术类院校必须要在行业、企业等的支持下建设特色化、专业化教学体系,通过协同化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环境的营造、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以及完善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评价体系等举措进行校企合作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此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加强与企业、行业、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社会企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对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调整,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艺术类优秀人才,解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基于校企合作的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2,(10):147-149+155.
[2]邢芙蓉.“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构建[J].现代交际,2019,(09):179-180+178.
[3]边巍.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网络就业平台建设的路径和方法[J].知识经济,2019,(0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