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应用类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实践应用类作业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作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应用意识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DOI
作者张江龙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2月24期
出版日期2024-01-1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实践应用类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张江龙
河南省许昌市瑞昌路小学

摘要:实践应用类作业小学数学知识学习重要的地位,这类作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应用意识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应用类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随着“双减”的逐步落实,小学数学以往那种单一化、重复化的数学作业已与当下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已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有义务对实践应用类作业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作业育人功能,以此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通过实践过程锻炼强化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实践应用类性作业的设计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计和布置的实践应用类作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跳出课本习题、学习资料和作业本的束缚,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数学中的知识点,同时,在解决实践应用类作业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小学数学实践应用作业的设计策略

综合实践作业——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遇到新鲜事物,具有强的好奇心,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作业时要体现趣味性原则设计生动形象的作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针对小学数学教材来说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十足的实践类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熟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例如,厘米的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师可以组织学生上讲台黑板的长和宽进行测量,通过具体的测量让学生感受米和厘米单位的大小时,要知道学生的兴趣是什么才能提高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学生动手感受了实践测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测量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综合实践作业——关联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教师布置作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因此,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设计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性作业的具体操作中可以整合一些与本节课知识点关联性比较强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能和关联性知识相对接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时,因为学生已经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和推导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方式,尝试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的正确计算方式。通过操作学生自然而然的能结合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通过变换思维,逐步让探索引向深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一起推导和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识点,进而学生能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产生深了解。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课前测量的三角形的数据对三角形的面积进行精准计算,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合实践作业——生活化

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综合实践作业,增强学生应用意识。综合实践作业生活化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所以,通过不同场景设计的综合实践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让学生完成生活化综合实践作业,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渗透和迁移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授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察绿豆的生长情况,并准确记录高度的数据,并将其通过折线统计图呈现出来。学生通过相关数据的认识和统计,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存在密切关系。把统计知识引入到教学中,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作业——重视调查实践

调查-发现-调查综合实践类型的作业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过程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调查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教师可以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通过实地调查深入思考问题,而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实践应用作业的实施策略

长期以来,数学作业一直以课外练习、试卷和练习册为主,实践性作业的教学辅助工具却很少见并且,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家庭作业的实践性,教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提升实践性作业的时效性,教师需密切合作。例如,不同学校的老师可以组成一个数学工作室,共同研讨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师应重视实践作业的检查,评价方法应多样化。由于数学实践作业没有统一的答案,对实践作业的评价不应单一,而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首先是教师评价。既要判断学生的实践作业是对是错,又要注意完成过程和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教师的评价语言应以鼓励为主,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二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应放在首位。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实践操作,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使学生通过完成实践作业获得一定的收获。最后是家长的评价。数学实践作业是家庭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帮助。家长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最了解,如学生家庭作业的质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的态度等。因此,家长应在学生完成数学实践作业后,客观地评价学生,并形成书面意见,这将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数学实践作业中的问题,便于今后的调整。

而言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学生课外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作业形式。作为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精心设计实用的实践性数学作业,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研究[J].新课程(上),2021(11):38.

2】胡智风自主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实践[].考试周刊,2021(39):98.

3】吴党琴,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