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阅读能力和思考习惯。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在文本中留下注释、评论或感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度的对话。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DOI
作者陈芳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陈芳

什邡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阅读能力和思考习惯。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在文本中留下注释、评论或感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度的对话。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分阶段批注,逐渐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为了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教师在引入这一方法时需精心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其精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批注式阅读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指导和目标,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理解和探究文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方法,还能在实践中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正确技巧,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批注式阅读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且对课文中吸引自己的地方进行批注,写上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进入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学生可以针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句子和词汇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批注成果,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第三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批注式阅读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批注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批注体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分阶段批注,学生不仅能够逐步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还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来。

二、利用符号批注,实现有序阅读与整理

在批注式阅读中,符号批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通过使用固定的符号,学生能够快速地标注出文本中的重要信息、疑问点或感悟,从而方便他们在后续的复习和阅读中进行快速定位和回顾。为了确保符号批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建立一套统一的符号系统,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每个符号的具体含义。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能更加有序地整理自己的批注,避免出现混乱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符号批注法进行阅读。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来标注出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子和有疑问的地方。例如,用圆圈圈出文中的生词,用横线划出优美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中心句,用问号标出不明白的地方等。通过这样的符号批注,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疑问点,还能在后续的复习中更加高效地回顾和整理自己的批注内容。

三、借助评价批注,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

在批注式阅读中,评价式批注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评价式批注主要涉及对文章中的人物、情感、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评价式批注,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并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评价式批注,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首先,对于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表现等方面,并给出自己的评价。例如,在《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学生可以针对雨来的机智和勇敢进行评价,批注自己的感悟。

其次,对于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学生可以关注其精妙之处,并进行评价。例如,在《泊船瓜洲》一诗中,学生可以批注自己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的妙用的感悟。通过这样的评价式批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总之,评价式批注在批注式阅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运用评价式批注,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习惯。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来。

四、拓展式批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拓展式批注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拓展式批注法进行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猎人海力布》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拓展式批注法进行阅读。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而选择牺牲自己,他是一位有担当和无私精神的英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海力布没有牺牲,他会有怎样的命运?他是否会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猎人或领导者?或者他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通过这样的拓展式批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海力布这个角色的特点和精神品质,还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故事情节进行创新性的拓展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批注式阅读的优势,教师需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分阶段深入阅读、利用符号批注实现有序整理、借助评价批注深化理解与感悟,以及通过拓展式批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些策略,学生不仅能逐渐掌握批注式阅读的精髓,还能在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安丽.浅谈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19):106-108.

[2]曹发梅,尹志刚.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实施策略与研究[J].现代教育,2023,(10):26-29.

[3]谢玉彬.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5):30-3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