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策略
方学英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大化镇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为当下的生物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成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各界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度优化来提升教学效果。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把握好当下的教材内容,还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对提升生物的教学水平有重要帮助。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一个完整的生物教学体系,将生物知识的内涵科学地传授给初中生,力求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提升;初中生物;学科;教学
初中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是对大自然中、社会中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概括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念,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可以对各种未知现象进行判断、分析,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一、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必要的学习技巧可以协助学生正确处理课程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迅速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前,先要仔细准备,以便于学生在后期顺利进入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课堂过程中老师也必须按照教材有规划、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教学前期,老师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内心需求,向学生有方法地展示新课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其体会到新教学中的趣味性,并调动其全身心的参与,使其更迅速地投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另外在教学前期,老师还需要把前一节课掌握的知识点与新课进行有序连接,并通过习题、内容框架、思维方法等帮助其总结、复习、积累以往的知识点,从而对所学习的新知识点加以理解,掌握学习方法,并学会转化运用。因此,在新课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教师可以先导入和此课主题相关的旧知识点"植物新陈代谢",使其在原有的生物知识点中掌握新知识点,并利用学生对老知识点的反思中掌握新知识点,以这种方式,可以指导学生迅速地掌握新知识点。在课程上,老师能够综合指导孩子串联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学习架构。
二、健全情境教学模式,指导探究总结学习
在初中生物的情境教学结构上,需要落实自主探究,指导探究与总结的学习行为,健全情境教学模式。首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引出课程知识内容,使情境的感知和认知能够与生物学产生联系,推进知识内容的学习思考。其次,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利用好情境内容,并将情境做延伸,建立情境下的探究学习过程。其中需要运用合作学习、创设讨论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下的学习理解能够有所完善。最后,需要开展实践练习反思情境中的生物学现象与问题,使情境理解成为认知理解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结构。学习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探究学习过程健全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愿意看到的结果,由于生物教学的实用性极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而问题化的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体验,也能够使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变得更加鲜明。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情境之中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加入更多情境和经验的融合进程,使得初中生物的学习更加形象化。
三、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能够只在意过程或者只在意结果,应当全程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改进,教师需要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问题。应当参考学生意见,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能力。
比如,在学习完每一个单元时都应当进行一个小测验,检测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当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查漏补缺,教师应当及时记录学生不足的地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同时不仅仅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也需要接受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评价,改正课堂当中出现的不足,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课堂成果。提升课堂效率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仅学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应当注意分寸,及时的更正出现的问题确保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自由快乐的进入课堂,学习到生物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当及时记录,并且反思下次课堂应当如何改正?如果要想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需要将学生每一次测验的成绩都记录下来,再综合的进行评估。同时教师也应当理性的看待成绩,不过度的关注分数,而是关注分数背后出现的问题应当如何修正。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生命观念是教师应持续关注的话题,教师要基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挖掘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本质,在生命的变化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