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文短教有效策略的探究
林玉李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363700
【摘要】在统编教材中,长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对“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也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这类课文一般采用“长文短教”的策略,从教材、学情、语文要素、编排意图等多个角度出发,精准选择教学切入点,因文定教、以学施教,充分实现长课文的教学价值,确保学生学得扎实,学有所得。本文就“长文短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文短教;重点语段;策略探究
在部编版的教科书中,要实现“长文短教”的教学效果,就要对教材中长课文教学内容取舍有度,精准发力,用最有效的方法教学长课文,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一篇课文,学会长课文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阅读兴趣,走向整本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降低学生在学习长课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抵触情绪。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难理解长课文的内容,有时候连课文讲的是什么都不清楚,老师采用了“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能充分发挥了长课文的教学价值,实现有效的教学。
一、长文短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相关的阅读经验,但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课本上出现了大量的长篇阅读文章,而学生对长篇阅读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很难长时间专注于阅读、学习,更难理解长课文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重点语段的教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一方面,把篇幅分割开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要点,提高文章的层次。另一方面,通过重点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和重点,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水平。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既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5-6年级孩子的思想还不成熟,认知能力也不强,知道的东西却比1-4年级的孩子要多;然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们还不会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来进行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对语言的厌恶,老师们经常会用三部曲来教授学生课文,使学生无法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老师们教授学生的课文的时间也教长,最关键的是学生们还是不能理解文章内容。正是因为老师们忽略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方式,不能把教学内容有效删减,只会强调文章的阅读和生字学习,而忽略了对语言的理解。因此,“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策略,并根据新的课程理念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归宿,解决学生在语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长文短教”的教学价值。
三、“长文短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1把握重点,统领全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非常重要。老师们可以从文章中找出一些关键的句子,并从中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将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从而将教学的内容简化为“长文短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对五年级上册一单元二课《落花生》进行教学时,老师要采取提取关键信息抓重点语句教学措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一课文主要内容。首先,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将教学目标进行清晰的梳理;接着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大致理解课文中的深意,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最后抓住关键语句,充分交流和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后并将其含义表达出来,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重点语段上,通过“长文短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落花生》虽不是一篇长课文,但这种“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完全适合长课文的教学,如《父爱之舟》《慈母情深》等。“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把握核心,掌握整篇文章才是最重要的。
3.2理清文章的教学脉络,把握好文章的思想
如果要把课文的教学压缩到一定程度,那么在各方面都是可以缩减的,尤其是对文章的脉络和思维的梳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的脉络,使其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的简化;例如,在教学《景阳冈》时,虽然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但难懂的文言词汇较多,再加上学生的畏难心理,导致其总体学习成效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的脉络:本文的8个自然段可分为喝酒、上岗、打虎、下岗四个部分,开篇的痛饮烈酒和空拳打虎是全文的重点。借助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后研读重点内容。这样由易到难,直击重点,可以让教学更加简明有效,使学生抓住故事的发展顺序,捕捉并整合关键信息,把长文读短,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的认知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达到长文短教的重要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精简教学课件,把握教学要领
长文短教既要精简文章的内容,又要发掘出文章的核心和教学目的,还要把文章的核心内容加以提炼;同时,在进行长文短教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教学要点,将最优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即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避免重复,又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比如《祖父的园子》,老师在讲授的时候,经常会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而在实际操作中,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要注意与其它方法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减少长课文教学的时间,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文章教学中,要注意优化教学环节,强化集中培训,强化教学内容整合。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老师要能做出选择,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环节的价值,把握文章的共同之处等。
3.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发问的能力
要实现“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多种多样,每个策略的目的都是要使学生多学,实现学法迁移,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发问的能力,则是实现“长文短教”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反思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在进行一篇长文课程的教学时,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将文章的主线和要点串联起来。
【结束语】长文短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把课文中的长篇幅的文字进行精炼,缩短课时和讲授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疲惫,又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重点语段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而在这方面,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注意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同时,理顺课文的脉络,简化课文的教学流程,从而推动长文短教的全面推广,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文短教”。
【参考文献】
[1]王艳红.试论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J].成才之路,2022(13):117-119.
[2]王志刚.解读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