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未来 提高物理素质
鲜雷勇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
摘要:面向学生未来提高物理素质,是物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怎样的教学才能达到目标,那就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物理教学 提高素质
物理素质是什么?它应由以下方面构成。即具有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这是体现对物理科学的认识。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这是体现对物理方法论的认识。物理科学的育人价值,这是从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情感来塑造人的。在培养物理素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这一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尤其是当前创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因为它渗透于各门学科,并和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以及进一步学习其它科学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就要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它倡导“遵循年轻一代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使他们在知识素养、思想文化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这个理念下的物理素质,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内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重视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情感态度的关注。培养不出符合新时代的社会所需要的人。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就要培养对物理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于何处?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来于需要。而学生的需要要正常的,有不正常的,这是由人生观决定的。为人类谋福利的人生观,他对物理学知识的需要,就如钱学森之类的科学家的需要。为个人谋福利的人生观,他们就如那些把科学知识当做个人资产不当得利的需要。那些出卖国家科学机密,卖身求荣者就是那样的人。为了那种需要也会激起奋发努力。所以以需要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应当先帮助他们树立为什么而学习物理的问题。只有明确了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的目标,他们奋发有为后,才会为人类谋利,才不会成为人民的敌人。如那些利用高科技进行诈骗的人,利用高科技杀人的人。这就要面向学生未来,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灵活多样。如现在与未来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要知自己的未来,既要立足现在去推想。立足现在不但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了解当前国内国际的物理最新成果。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就有必要展示当代大学毕业生们的创新成果。把这种创新精神用于学习之中,用于对未来梦想的激励。怎样展示呢?渠道有多种,可以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将电视里的资料复制储存,再用视频播放。可以组织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有位物理教师可谓用心良苦,他收集了如下科技资料,对激发学习兴趣很有作用。如:某地农村适逢害虫肆虐期,若不在短期内将其消灭,大片庄稼将会毁于一旦,颗粒无收。在这种危机的情势下,当代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制定出了解决方案。先用信息技术绘出农药喷洒导航图。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根据导航装置准确喷洒。比人工喷洒的速度提高几十上百倍。很快便消灭了害虫,保住了庄稼的收成。这种创新能力,应该是在他们的高中阶段就面向未来而产生的创新意识的结果。他们当时边学习边关注社会,树立了为中国的发展而读书的理想,才会工作后发挥出卓越的创新才能。又例:某大山区,苹果种在山上,成熟了摘下运下山,历来靠的是人工。尽管山里人练就了一身力气,一次能背300斤下山。但那崎岖的曲折的距离很长的山路浪费了不少时间,以致搬运效率极低。恰好有物理系的回乡大学生。他们潜心研究发明了无人机垂直起降搬运苹果。一次也能搬运300斤,但距离和时间都大大节省了。工效提高了很多倍。在发明过程中,虽然也遵循了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定律,但它成功地避开了沿山路耗费的时间和无用之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经历过失败。无人机碰到大树栽到山下摔碎了。但他们凭着科学精神不断改进,终于成功了。这是科学精神的胜利,这是为人类造福的信念的胜利,这是创新精神的胜利。那位物理老师将这两则资料展示于学生,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明白了读书时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目标,就要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的疾苦,关注社会的发展,学习就有动力,就有兴趣,就有勤奋学习的精神。就有面向未来提高物理素质的动力来源。这样物理教学就会十分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就能落到实处。学生的主体学习精神就会充分发挥出来。用素质教育的启发式教学,就不会启而不发,会一启就发。就会响鼓不用重锤,心有灵犀一点通。上课搞教学民主,就会氛围生动活泼。打破应试教育的课堂中心,他们就会积极开辟物理第二课堂。理论联系生活实践。课堂上看老师做的实验,有条件的,他们可以在课外重做、动脑动手,亲自实践,自我培养能力。书中学了的理论,学以致用,他们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有个学生学了力学和电学,利用假期,把自家后山上飞流直下的细小泉水利用起来,自制了水轮机,安装了微型发电机,供全家全年的用电。又例:还有个学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道永动机是不可能再有人去制造,但自动上发条的手表,又靠了什么动力呢?他经过拆卸观察、分析,原来是利用手的活动获得动能的。于是触类旁通地奇思妙想起来。如果在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如车站、码头、娱乐场所等),用特殊材料,把人们走跳落地振动的能量收集起来转化成可用于生产利用的能量。虽然只是妙想,但这种学以致用,关心社会发展的情感是难能可贵的。可以想见,如果他将来恰好在物理研究的岗位上,一定会有成功的发明。又例,现在,由于互联网5G技术的问世,已有一款服务于盲人的软件问世了。有个盲人,无须有人导路,自己可以凭着一部手机,通过触摸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他曾是个看见过世界的人,这时,他就如先前的眼睛一样,眼前呈现出美好的世界。比如他到日本旅游,坐上一辆人力车,他向手机发问,问路的日语怎么说,手机里马上做出回答,他于是用日语向车夫问话,语言障碍即刻解除。据说发明这款软件的领军人物,读书时就是物理爱好者,就是个关心社会疾苦的人。又例:针对班上有少部分同学对考名牌大学无信心,估计自己高中毕业即就业,于是对学习物理兴趣不浓,劲头不足,我采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自我教育活动。怎样自我教育?即讲出自己未来的打算,展望那时的生活情景,物理真的无用武之地吗?同学们在讨论中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自己将来很可能投入建筑队伍,但一个普通的建筑工程人员(工程管理员,施工员,等等)这样的工作凭中学的物理水平足够了。这时一位物理高材生反驳:真的只凭中学物理知识就够了吗?即使现在所用知识不超出已有的知识水平,但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任何工作都有创新潜力。这又是自我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用素质教育方法让学生面向未来,提高物理素质是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