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邢绍杰
云南省怒江州民族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能培养综合素质,成为了广大历史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有效性
引言
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人文科目,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还教授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业和课堂教学一样,都是教学系统中一个重要且独立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的历史作业,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检测某一阶段的教学成效,给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生成核心素养、增强情感体验。“双减”政策对练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指向育人的优质高效的初中历史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1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意义
提升学生历史素养: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时空观念。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历史素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历史课堂练习不仅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课堂练习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趣的课堂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感受到挑战和成就感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历史学习,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2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需要,影响教学效率。历史学科理论性很强,在传统的教学下,教师通常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理解和记忆,过程比较枯燥单一,学生很难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历史知识琐碎繁杂,单一的讲解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够充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以教材为主,教师通常围绕教材来讲解,很少补充或者拓展其他知识,教材中的知识较为宽泛,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觉枯燥,降低了学习兴趣。最后,课堂拓展与应用缺乏,忽视学生的综合发展。
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策略
3.1明确历史教学内容核心素养,发挥学科价值
教师应根据课本大单元节的中心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展现其基本的历史素养,借助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历史素养,与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以及价值观。第一,教师必须制定以人为本的课程,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使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提高。比如在历史教育中,教师要通过理性地渗透,让学生对民族感情的当代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为了提高归属感和国家使命感的渗透效果,教师必须开发各种教育材料,利用学校课程、多媒体技术等等,为学生创设各种初中历史课程,让学生在历史的洪流中加深对我国历史的理解,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3.2开展体验式教学
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其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在实施“双减”的同时,为了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做好功课,而且可以提高对历史的记忆与理解。具体地说,当学生在做一定的理论功课之后,进行体验,使其能够通过角色体验、情境体验等手段重现过去的历史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例如,在《百家争鸣局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就可以指导同学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构建形象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在表演活动中代表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就各自的思想进行辩论,这样就有效地重现了历史中百家争鸣的景象,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学术繁荣发展的境况。同时,学生在对这一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参与中,不仅更加深刻地了解、记忆了各学派的具体观点,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历史观念,全面优化了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3.3作业形式多样灵活,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作业,更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复兴”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并对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进行思考和总结,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如,让学生阅读《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并对其进行分析。这种作业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经典名句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还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道德品质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作业。例如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等。这些作业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综合实践类作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初中历史课堂练习。通过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全面提升我国初中历史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文婷.W中学“导学展点练”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9.
[2]秦昌盛.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课改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9(12):55-57.
[3]毛汝婷.破译有效教学的密码: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模式[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