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萝卜刀到探索“年级教学+管理”新范式 ——以龙外集团高新二年级为例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崔盾盾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从萝卜刀到探索“年级教学+管理”新范式

——以龙外集团高新二年级为例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崔盾盾

近期,学校里出现了一种萝卜刀”的玩具,非常火爆,据说有的班级基本可以达到人手一个,玩耍时还配合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让人瞠目结舌,学校安全处非常重视,要求各个年级禁止萝卜刀,于是,年级跟萝卜刀的“较量”开始了……

 年级落实管理的两种对比形式

我校实行年级扁平化管理,结合年级学生的学情和生情,怎么落实呢?按照第一种思路落实,方法简单粗暴,立刻见效,像图中写的一样,更多的孩子是藏起来玩,躲起来玩,治标不治本。

笔者是年级组长和美术教师,把年级问题融合进教学,能否有效解决问题呢?在美术岭南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有《1.民间玩具欣赏》《2.现代玩具欣赏》《3.我的玩具伙伴》,统整为《玩具大单元主题课程》,结合年级管理问题之(萝卜刀),用“学习单”指引学生了解玩具,提出跟玩具相关的问题,借助单元三个课时《玩具学习单》《写生玩具》《玩具欣赏》,师生一起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习单助学,识读玩具

通过学习单,引导学生观察玩具的材料、颜色、形状,思考玩具的名称或者昵称,回忆玩具和自己的关系、时间,产生情感链接,把不起眼的,日常玩的玩具,转化为好朋友好伙伴,自发进行爱的表达。

在商场抓娃娃机获得的玩具,爸爸妈妈说我表现很棒,对我的奖励。

在我上中班的时候,爸爸出差背景带给我的,一直挂在我的书包上。

这个阶段,学生对于自己的玩具有了全新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大多数孩子都能把玩具当成小伙伴,生发了关爱和感恩之心。

同时结合“介绍玩具”环节,在学习单的基础上,孩子们侃侃而谈,大方介绍着自己的玩具小伙伴,增强了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一篇篇不错的“语文写话”(链接学科融合)。最后,观察玩具的四个面(链接数学学科),进行简笔画表现。

完成学习单以后,师生一起提出问题,“玩具可以怎么分类?”“玩具分男女吗?”“男孩子可以玩女孩子的玩具吗?”“玩具分好坏吗?”“怎么样选择玩具?”“有意义的玩具是跟金钱有关吗?”一起探讨。

二、萝卜刀现身说法,辨黑白

巧了,每个班级竟然都有一名同学带来了玩具“萝卜刀”,在“玩具分好坏吗?怎么样选择玩具?”环节中,“萝卜刀”现场说法,采访中,孩子们这样说:

拿萝卜刀的同学主动表示,现在能够分辨玩具的好坏了,但是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是不好的玩具,为什么有人卖?为什么工厂会生产?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有意思。

通过研究,男孩子了解到女孩子的布偶玩具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细腻和情感表达,女孩子了解到男孩子的军事工程车等可以培养她们缺少的勇气和胆量,以及空间思维,下课后,主动互换玩具,相信这样的教育引导,更能让孩子们认识玩具的意义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 萝卜刀里的语文、数学、美术和德育

观察玩具——对话玩具——玩具互换——写生玩具——写话玩具,从萝卜刀到探索“年级教学+管理”新范式,美术学科融合了语文、数学、年级问题,对比开篇图中的两种形式,后者才是真正和谐、高效和可持续的源教育。

 

  • 链接家校社,共育向未来

年级发出倡议书给全体学生家长,家长们表示全力支持,从家庭的角度做到不购买萝卜刀,一起教育孩子不玩萝卜刀,明晰萝卜刀的危害和萝卜刀类文具对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们也计划向街道社区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建议清查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从根源上制止萝卜刀的产出。

办有意思的教育,育有情怀的人才,是我们的教学理念,追本溯源,找到教育的规律,做源教育,链接家校社,才能更好地发展全人。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