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融合培养研究
孙丽洁
海林市长汀镇杨林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核心技能,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
阅读是写作教学不可小觑的“催化剂”。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和灵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体和写作风格,拓宽写作思路。同时,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 以读促写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一策略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仿写的方式,引导学生模仿文本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仿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还能让学生在模仿中逐渐掌握各种写作技巧。例如,在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其中的某个段落,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表达情感。通过这样的仿写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类似的语言和技巧,提升写作的表达效果。其次,扩写是另一种有效的以读促写方式。扩写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补充和扩展。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例如,在阅读一篇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某个情节如果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写成一篇短文。这样的扩写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最后,改写也是一种常用的以读促写方法。改写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表达,以形成新的文本。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结构和逻辑,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一篇议论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写其中的某个观点或论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阐述。这样的改写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论证方法,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2. 以写促读
在现代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即布置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的写作任务。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巩固和回顾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还能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深度。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种教学方法的运作机制。当教师为学生布置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写作任务时,学生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注意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还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和观点。这种深入阅读的过程,无疑会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接下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尝试运用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他们可能会模仿文章的风格和语气,或者借鉴其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此外,他们还需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这种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深度。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带来其他方面的益处。例如,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他们会在分析和评价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在写作中表达出来。这种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融合培养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融合培养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郝振海.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新探》[J]. 语文建设, 2024, (02): 82.
[2]龙旭, 靳朝阳, 王力. 统编教材视域下“读写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 2023, (32):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