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实践环节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素养。
DOI
作者赵晓军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赵晓军

德阳市罗江区天台路小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实践环节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即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等心理特征,他们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他们只是机械地听讲、记忆,而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会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缺乏实践环节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环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4.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过度关注学生的分数,导致教学目标偏离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许多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设计一个“图形捉迷藏”的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记住每个图形的特点。然后,教师将这些图形卡片藏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让学生去寻找。当学生找到一个图形卡片时,他们需要描述这个图形的特点,并尝试猜出这是什么图形。这个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掌握不同的图形。

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探究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创意和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开展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然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测量和计算等方法来探索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合作完成任务,并尝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展数学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速算与巧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速算比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计算题。通过比赛的形式,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速度,还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竞争性和乐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享。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已经掌握钟表知识的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向其他学生介绍钟表的构成、使用方法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增加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测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或者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通过这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测量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与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学习完《条形统计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实践调查和数据统计,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或家庭成员的出生月份分布等。学生需要绘制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结果。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与概率的概念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调查主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教师应该重新审视数学教育的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借助点子图等其他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432×12的计算道理,并鼓励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借助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原理,培养和发展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素养。把填鸭式教育转变学生成主动接受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阶段性学习的重点关注方向。

参考文献:

[1]董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亚太教育, 2020, (4):95.

[2]席盈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2023(4):98-10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