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经验谈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任岩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20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经验谈

 

任岩

 

大庆市祥阁学校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几千年以来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厚植学生的爱国情坏,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学校的使命担当。下面我从思政课教学的角度来谈一谈,新时代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好的融入思政课堂。

(一)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将爱国主义更好的融入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练好基本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教师要有爱国情怀,有理论高度,有创新的能力,有高尚的品格。正所谓“要让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教育者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真诚的、理直气壮的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用满满的正能量,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学校作为教师团队的引领着,更要充分发挥集中教研、集体备课的有效载体,通过活动凝聚教师的认识,提升教师的学科自信,助力教师牢记使命,努力践行学科素养的落实。

(二)创新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的策略

1. 注重阶段性特点,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衔接”。思政课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会因年龄与学段差异有所不同。因此思政课要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方式展开教学,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要注重与更高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衔接,通过多元化、多方位的教育,将爱国主义情怀入脑入心。低段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铁道游记队》《南征北战》的优秀电影帮助其铭记历史;高年级学生就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展开讨论,“俄乌战争”“美国大选枪击事件”都可以成为学生发表见解的主题,在对与错、国家意志和人民幸福等话题讨论中帮助学生厘清体制的区别、制度的差异和国家与人民的关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而珍惜我们拥有的美好生活。

2. 注重情境性教学,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融情”。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能靠灌输,而需要流露真情实感,找到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是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适当的教育情境,引导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爱国主义教学素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选择青少年喜欢的方式融入爱国的元素,让思政课真正上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情,让一堂寓意深远的思政课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让一份家国情怀深深融入每位学生的骨血里,落实核心素养。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可以将课堂搬到铁人纪念馆,在铁人讲话的音频中与其爱国思想同频共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长津湖》窗外冷风呼啸,漫天飞雪,室内温暖如春,学生泪眼迷蒙。此情此景中,教师引导学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责任、使命和担当一定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内容
  1.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要上好“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挖掘爱国主义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历史是一部厚重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教学中教师要用好历史资源,挖掘深厚历史资源铸魂,讲好爱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现实也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教师要将社会大课堂搬进思政小课堂,关注时政热点,寻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实例,引导学生从鲜活的案例中,从榜样人物的身上汲取力量,厚植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汇聚前行动力,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之,一方面挖掘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模范人物,讲好历史故事;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寻找改革开放以后新时代的英雄人物,引领学生将“爱国知”转化成“爱国志”。
  2. 当地特色教育资源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地方性特色文化资源,挖掘资源背后的民族精神、气节和品格,善于把地方优秀特色文化、特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让广大学生能够自觉把家乡的变迁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有利于增强各个学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能够引导学生从小培养一颗热爱祖国的心灵幼苗,帮助学生坚定地建立起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学校应抓住课堂主阵地,用好教学主渠道,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将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埋进青少年的心中,让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将收获更澎湃的力量!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