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特点及教学实践
谢佳利
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邮编:312025
摘要:中班幼儿的阶段对于绘画有着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创新,在对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进行分析中发现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体现在形状、结构和颜色的差异特点,同时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内容具备创新创造性,主题表达和细节特征的内容方式。因此,我们浙光幼儿园在清丽朗润,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下,结合中班幼儿的这种绘画表征,针对型的提出了发挥中班幼儿的能动性,加以引导和肯定绘画内容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中班幼儿;绘画表征;教学实践
一、前言
中班幼儿年龄大约是4-5岁,这个阶段的幼儿能够独立进行游戏,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表达和发挥的行为。幼儿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中应该善于引导和鼓励中班幼儿进行自我行为表达,特别是在中班幼儿的语言,绘画,行为等方面。他们往往能够根据自我对于事物和物体的理解,进行可视化符号的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非常规性图案和色彩,尤其在绘画上更是天马行空多式多样。
二、中班幼儿绘画表征特点表现
(一)形状特点
在中班幼儿的绘画过程中,他们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来表达自己,比如曲线,直线,圆圈,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易图案。在进行元素组合中,懂得把相近或者根据自己想法的线条和团进行组合。比如画房子就是上面三角形,下面正方形,画河流就是两条曲线等。也有一些中班幼儿的孩子会采用不规则的线条和图案来进行绘画表达,比如画小人的时候,有的采用较长的线条表达头发和身体,有的采用粗的线条表达身体躯干等形状特点。
(二)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是中班幼儿绘画表征里的重要方面,根据中班幼儿的发育情况,有点中班幼儿会把2种左右的结构进行组合,有的中班幼儿会把多种形象进行组合,这是幼儿发育的差异化表现。幼儿发育较快者能够比别人应用更多的形象进行表达自己的绘画作品。在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中,更多的体现是并列式,对于复杂的空间构图缺乏空间意识,这主要是因为中班幼儿的大脑绘画思维发育不够完善。比如在我们园区的中班幼儿绘画中,他们往往能够在一条基准线上进行绘画,在马路上画一个小人,画一棵树,在草地上画一个太阳,月亮等简单结构。同时对于构图的逻辑、前后和大小关系的处理也表现出不够成熟的特点。更多的时候一个苹果可能和一个人的头那样大,一个小人的大小和房子差不多,甚至是和树木一样高,这都是中班幼儿绘画表征的结构特点。
(三)颜色特点
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中最大的特点是颜色的多样性,特别是彩色颜色的应用丰富多彩。根据我们园区的中班幼儿绘画的作品来看,中班幼儿的绘画颜色一般都在3种以上,甚至是达到了6种,这种丰富的颜色表达正是表现出了孩子对于颜色的喜欢和搭配。比如他们在画一个草地,河流,小羊和太阳的四个元素的绘画,会把小羊涂成黑白相间的颜色,把太阳涂成黄红的颜色,把小草涂成绿色和黄色,把河流涂成五颜六色。因为他们会把自己喜欢的颜色都放进去,有时候绘画的轮廓和内容的颜色也不一样。在颜色的涂抹上也会呈现出明暗,深浅,大小不一的特点,这正是中班幼儿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绘画颜色的体现。
三、中班幼儿绘画表征内容形式
(一)主动创新表征
创新是中班幼儿绘画表征的重要内容形式,在中班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创新性的利用结构,线条和颜色进行多样化创造,创新是中班幼儿的常见内容形式。比如在我们园区,中班幼儿经常利用颜色创新,把河流画成蓝色,把天空画成黄色,把苹果画成方的把香蕉画成直的等。主动创新创造是中班幼儿自我表达,自我认识的重要体现。
(二)和自身绘画主题相关表征
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辨出来绘画的主题,逐渐表现出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绘画表征。比如在园区内,有的幼儿能够描述出来我想要画一棵树,一颗树旁边有一个小房子,小房子上有烟囱,烟囱里面冒着烟,烟飘向天空中,而天空中有一些鸟儿飞过等,在绘画的表征里能够展现出和绘画的主题相关。这种相关性是中班幼儿自我成长的表现,也是中班幼儿自我意识的表达。
(三)细节表征
绘画表征的细节表达,是中班幼儿的另一个重要绘画表征内容形式。细节往往体现在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中的颜色选取,具体绘画部位的勾勒等。就像上述的自然绘画,中班幼儿能够把小鸟的羽毛涂画上不同的颜色,给与眼睛和身体色彩的区分。把房子的窗户,砖瓦,泥墙的细节展示出来。这正是平时中班幼儿的自我学习,观察和经验的积累。绘画表征细节非丰富,能够帮助中班幼儿在自我成长中发挥推动作用。
四、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特点的教学实践
(一)充分发挥中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中班幼儿绘画表征中需要被鼓励和支持的,在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中幼儿教师需要加以合理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直接打断和否定孩子的自我能动性。让中班幼儿在自己的想法中把绘画制作出来,天马行空,多式多样都是可以的,不要横加干涉。比如,孩子绘画的苹果是绿色的,河流是蓝色的等,幼儿教师看到后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凭借自身的理解和想法把绘画制作出来。因为目前的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绘画构图,线条,颜色,也恰恰是中班幼儿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过程。
(二)因地制宜合理引导中班幼儿的绘画行为
中班幼儿在绘画中的合理需求和自我表达的需求是幼儿教师进行引导的重要方向,要避免一直否定和一味迁就。比如中班幼儿在进行绘画的时候,如果孩子们需要教师的帮助涂抹颜色,线条勾勒,结构建议等,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绘画主题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合理的引导,而不是直接代替幼儿的思想,特别是当教师觉得幼儿的绘画不够完美或者不符合成人的审美时候更应该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幼儿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引导中班幼儿的绘画行为,不能让自己的思想代替了中班幼儿的绘画思想。
(三)充分肯定及鼓励中班优化的绘画成果
中班幼儿的绘画需要被鼓励,即使在和同学们进行比较的时候,幼儿教师也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站在幼儿的角度对幼儿的绘画进行鼓励和表扬。在新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摒弃之前单纯的站在教师的角度评价的思维,应该以中班幼儿的角度来结合幼儿自身及其他幼儿的想法进行评价。同时给与中班幼儿在绘画评价过程中吸收和听取其他幼儿绘画作品的时间及方法,让中班幼儿能够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进行互帮互助。特别是面对同一个绘画主题的时候,不同的中班幼儿有着不同的绘画表征,那么就需要幼儿教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大家的优点,让优点放大出来供其他人学习。
总结
中班幼儿的绘画表征表现在形状,结构和绘画色彩等方面,已经广泛应用于浙光幼儿园的清润课程教学中,通过绘画的表征来判断孩子的关注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及时加以引导,让孩子把对绘画的理解更快的成熟起来。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结合中班幼儿对于绘画的理解,来循序渐进的引导,比如结合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让中班幼儿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轮回;比如通过黑夜白天的变化,让中班幼儿感受到时间的交替。这些自然的特点是更容易在中班幼儿的绘画中进行表现的,也是帮助中班幼儿理解周围世界的有利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