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其在各学科中的融合发展成为主要的教学趋势,以学科大概念为抓手开展单元教学被认为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所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指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材中单元部分知识进行整合和分类,让学生逐渐形成学科概念,不断提升其素质文化水平及知识结构化水平。高中数学主要是以单位整体教学为主,通过将知识模块化,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数学学习的目标、意义以及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置于一个宏观的角度,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
DOI
作者段文斌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究

段文斌

亳州市第五中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其在各学科中的融合发展成为主要的教学趋势,以学科大概念为抓手开展单元教学被认为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所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指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教材中单元部分知识进行整合和分类,让学生逐渐形成学科概念,不断提升其素质文化水平及知识结构化水平。高中数学主要是以单位整体教学为主,通过将知识模块化,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数学学习的目标、意义以及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置于一个宏观的角度,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

关键词: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学习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应深刻理解高中数学教材,透彻掌握其学科内容之后,再深入研究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采取适当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因此,本文主要从提高对数学模块课程的认识、采用自然模块教学顺序、注重内容间有效衔接以及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关于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的方法策略。目的就在于为提高当前数学教学效率提供可参考的方法,进而促使学生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一、提高对数学模块课程的认识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师生充分了解模块化教学的优势所在,他们才会矢志不渝的去实践,并且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模块化教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其的认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因此,教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之前需要先提高学生对其的认识与重视程度。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本节课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来强调一下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性所在。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性、理论性、基础性的课程,是模块化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学生打好基础,才能够有效的开展教学。这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高重视程度,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觉悟。

二、采用自然模块教学顺序

所谓自然模块就是教材设置的顺序以及知识布置的框架,这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自然模块教学顺序充分了解每个模块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而进行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自然模块教学顺序,一方面可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能够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不采用自然模块教学顺序,学生不仅需要承受较重的学习负担,而且无法取得理想的模块衔接效果。

三、注重内容间有效衔接

每本教材的设计都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因此,在开展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高中数学必须按照五个模块开展教学,同时进行自然模块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建立知识体系。高中数学教材将模块必修一当成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对函数知识进行深入掌握,这样才能够方便以后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等基本问题,并且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串联和拓展延伸。如果学生在某个地方出现模糊或者混乱,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四、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学生的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也就是说他们每个阶段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落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开展模块化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优劣势进而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时候就需要首先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设置相关的教学方案。模块化教学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这样才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讲解。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话,教师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巩固好知识点,然后再进行模块化教学,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单元整体教学这一模式下,教师开始从知识传输中解脱出来,将学习的自主权更多的交给了学生,自己则更多地承担起指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并且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转化观、分类观,通过由点到面、层层递进的设计,最终内化于学生的心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效率会得到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高涨,积极主动性也会逐渐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 格物致理育素养:高中数学模块化研学实践[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5):23-25,48.

[2] 赵增红. 高中数学必修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文渊(高中版),2020(7):36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