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围绕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探讨了幼儿园科学课程的设计,通过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强调了学习的个性化与社交性;通过正规性科学活动与整合性活动的结合,突出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共同构建园本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这种课程设计有效促进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认知发展。
DOI
作者付金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研究

付金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幼儿园 277599

摘要:围绕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探讨了幼儿园科学课程的设计,通过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强调了学习的个性化与社交性;通过正规性科学活动与整合性活动的结合,突出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共同构建园本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这种课程设计有效促进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认知发展。

关键词:儿童认知发展;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

一、注重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相互结合

从学习皮亚杰理论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走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个体探究能力,更注重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将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紧密结合是一种高效且全面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发展自主探索的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的学习,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首先个体探究强调了每个幼儿的独特兴趣和学习节奏,在一个关于昆虫的课程中,每个孩子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来观察和研究,他们通过阅读、绘画、甚至亲自观察户外的昆虫,来收集信息和知识,这样的活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阶段孩子们会被鼓励分享他们的发现,并与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在小组讨论中,一个孩子可能会分享他观察到的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而另一个孩子则可能分享他画的一张蜜蜂的图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还要精心设计活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适时地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最后通过结合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还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关键的社交和认知技能,这种综合方法,既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又促进了社交能力的提升,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正规性的科学活动与整合性的活动结合

在设计幼儿园科学课程时,注重正规性的科学活动与整合性的活动相结合至关重要,这种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还能让他们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首先正规性的科学活动包括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模型制作等,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实验技能,在学习水的特性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浮沉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并记录下观察结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掌握科学方法,还能够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整合性的活动则是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中,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校园内的鸟类,了解它们的食物来源、栖息地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正规性的科学活动和整合性的活动相结合,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结合也能够让幼儿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设计幼儿园科学课程时,应注重这两种活动的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三、整合教育资源,共建园本课程

在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中,整合教育资源并与各方共同构建园本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使得教育更具丰富性和实践性,还能够增强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如何利用多样化的资源,构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幼儿园科学课程。首先学校内部的资源应得到充分的利用,图书馆是一个极佳的资源中心,里面有丰富的科普书籍、绘本、图解书等,可以为幼儿提供科学知识的来源,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导读,教师可以将这些书籍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索,通过读取关于太阳系的绘本,幼儿可以了解不同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其次利用校外资源也是构建园本课程的重要手段,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普场馆,都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理想场所,组织学校的科学探索活动,带领幼儿们亲身参观和实践,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安排一次实地观察活动,带领幼儿们前往自然保护区,观察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魅力。家庭和社区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科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科学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从而更好地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探索活动,共同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和合作。最后社区资源的整合也是构建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幼儿的学习视野,邀请当地的科学爱好者或专业人士来园内进行科普讲座或实验示范,让幼儿们近距离接触科学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整合教育资源并与各方共同构建园本课程,是幼儿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资源,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可以为幼儿打造出丰富多彩、个性化定制的科学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结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中,不仅仅是在教科学,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只有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潜能,通过这些活动,发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不仅在科学知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培养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明宇,陈曦,阎宇慧. 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与指导[J]. 科技视界,2018(8):98-99. DOI:10.3969/j.issn.2095-2457.2018.08.044.

[2] 陈学敏. 基于行动的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例[J]. 职教通讯,2010(12):44-46. DOI:10.3969/j.issn.1674-7747.2010.12.011.

[3] 张荃荃,谢燕,亓瑶.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以《幼儿园实验操作活动》教学内容为例[J]. 人文之友,2019(22):143-144. DOI:10.3969/j.issn.2096-4684.2019.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