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
宋涛
仁寿县宝飞镇鹤立小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真实内心兴趣开展教学。这样有助于推进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助于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根据整体活动的开展,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目标综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快的去接收知识,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在更深层次上去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在当前的教学情况下可以看出,教师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一味地通过做题去提升。针对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大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背不过就通过多读多念的方式要求学生背诵,没有帮助学生去深入的理解整个知识的构架及内涵,从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课下部分,教师也是会布置很多的书面作业,学生像一个做题的工具一样,除了做题,没有任何其他的学习形式。这种题海战术的方式,确实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却不利于新时代下育人的要求目标。教师应更新教学方法,多采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信心去学习,进而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思维能力。
如何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要点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级小,认知发育不全,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学习起来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整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单元整体知识中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知识整体的了解。教师应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单元整体的知识要点。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单元内容时,分别是我和我的家、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四项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要点是为了教学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人,并赋予家庭深刻的情感,在家庭生活中,要主动承担家务活,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有使命的孩子。教师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与家人相处的画面,让学生从画面中体会到温暖家庭的氛围,以及为了家人愿意多奉献的精神。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我爱我家之类的歌曲,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热爱自己的家,也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学校,不管组织什么类型的活动,只有参与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有优秀的活动策划。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单元主题活动之后,教师要在活动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提出合适的指导,渗透一些法律知识,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很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在第三单元的主题为“信息万花筒”教学时,分别是健康看电视,网络新世界,正确认识广告三项主要内容。由于手机时代的到来,电视被手机取代,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如何控制看手机”活动为例。教师先可以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每个人每天大概要看多长时间的手机,看手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手机上有没有广告?最后让学生根据看手机时间的多少给自己打分。打完分之后,教师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最后让学生根据从看手机时间最多的小组开始讨论,说出如何有效的控制看手机的时间。在学生们的讨论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分析数据。最后让每个人说出有效的办法,让每个学生回家进行试验,第二天回馈试验效果。教师采用这种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身认识到长时间看手机影响和坏处,并且让学生明白如何有效运用手机。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还是要应用到社会,所以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为主的教学课程。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要以实践为教学目标,将知识组建成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领略到学习的精髓,体现出学生作为新时代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例如:在教“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内容时,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如何让人类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过上绿色生活。为了让学生深刻的明白本章节的学习目的,教师可以组织绿色生活,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活动中,去了解本地环境状况,有没有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总结出本地环境保护的好的一面,原因是为什么保护的比较好,还有环境保护比较差的一面,分析原因为什么保护的比较差,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让变差的环境重新变好。如何将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重新利用,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明白了绿色 生活离不开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做好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真正理解,从整体角度出发,让学生明白整体学习的窍门和意义,最终将好的育人理念传达至教学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