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高中数学总复习既要把整个教学方法“拎”起来,又要就学生不同的知识缺差情况进行启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阶段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通过案例体会、情境设计、数学活动等手段提高参与感和成就感,重点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训练,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念的训练,通过反复操练、典型例题引导、变式巩固等手段夯实基础,要面向全体实施分类指导,采取分层互促策略,根据学情分组灵活指导,形成良性互动。
DOI
作者田茜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田茜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摘要:高中数学总复习既要把整个教学方法“拎”起来,又要就学生不同的知识缺差情况进行启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针对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阶段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通过案例体会、情境设计、数学活动等手段提高参与感和成就感,重点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训练,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念的训练,通过反复操练、典型例题引导、变式巩固等手段夯实基础,要面向全体实施分类指导,采取分层互促策略,根据学情分组灵活指导,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高考数学复习;教学策略;分层指导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通过案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体会几何学在建筑设计、工程制图、地理测绘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数学模型,激发学生的职业诱惑力和学习兴趣。设置一定的情境题或思维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欲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体会解题的乐趣。这些题型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示范,而要联系实际生活,延伸至与学生较为密切的场景,增加趣味性和代入感。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情境,吸引他们自发地思考和尝试。

组织开展数学体验活动,如制作数学模型、进行数学竞赛、开展数学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索欲望。如进行数学讨论环节,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讨论解题思路。通过展示个人风格的数学模型制作,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表达需要和成功感。重点复习学生历来感到吃力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短板快速梳理重难点,并通过大量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直面自己的不足,在教师耐心指导下通过努力逐步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在复习每个知识点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诊断测试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复习时,教师要重点把握讲解重难点的节奏与方法,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

二、狠抓三基提高能力

狠抓基础知识训练使之牢固,重点检视数学公式、符号表示和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使之明确。采用温故知新、联想比较、举一反三等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夯实后继学习的基石。狠抓基本技能训练,使之流畅。针对函数图形描绘、方程组求解、数据统计与表达、语言表达与证明等方面的基本技能,采用五步训练法,从模仿到熟练,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复习基本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支持作用。在训练中注重检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技能逐步成熟。

狠抓基本理念训练,使之深入。重点围绕函数概念、极限连续概念、微积分基本思想、统计基本思路等基本理念的形成与内化展开理念解析与记忆强化。理念训练要重过程性体验、举一反三、对比深化等,使抽象理念通过大量案例、问题情境等具体中内容获得深刻理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意识模式。在三基训练中,注重典型例题引导,反复进行模仿演练,在大量操练中培养技能;注重变式深化理解,培养应用能力;建立监控机制,形成自我监控能力。此外,也要注意集中时间进行训练,形成冲刺效果;并维持定期回顾,避免衰减,使三基逐步牢固,为汲取更多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三、面向全体分层互促

在复习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类指导策略,因材施教,实现分层互促。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特点和需求的不同,将其分为好、中、差三类或更多类别,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学习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要给予重点关照和帮扶。采取一对一辅导的小团体化指导形式,从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培养做起,确认其具体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串讲、重难点解析和基础练习。要设计水平较低、容易成功的测试与练习,及时反馈其学习效果,使之从易到难取得成就感。并与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通过定期沟通,主动关心,适当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与信心。

对于大多数处于中间水平的常规生,要坚持因材施教,采取适度引领策略,给予必要指导支持,掌控其学习节奏。根据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现状,重点突出其易产生错乱的知识要点,防止偏误,并针对思维定式与解题策略进行训练指导,帮助其克服解题盲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灵活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团队合作与成员互帮互学。对于少部分优秀生,要采取拔尖拓展策略,在巩固其基础知识的同时,有计划地设置高难度、探究性强的拓展题目与任务,拓宽知识视野,提升知识迁移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并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发挥辐射优化作用,组建学习导师团队,进行同伴互助学习。

四、重视方法加强指导

高考复习阶段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复习、提高复习效率。重点关注学生的复习计划制定、课堂归纳整理、知识点串联、理解记忆技巧、题型对应策略等方法与技能的运用情况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体系。在具体的知识点学习中采用“分解法”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要点的提取、难点分析和重点标注。运用“联想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桥接学习。运用“比对法”启发学生从更高层次审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此外针对理解记忆难点指导运用构建知识网络图、制作思维导图、演绎逻辑关系等有效技巧。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针对题型与解题策略进行系统化指导特别要防止思维定势指导学生构建多维视角进行思考。采用示范分析法启发学生对范例进行深入解读在大量模拟训练中逐步掌握解题技巧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在复习指导过程中要做到全员覆盖、分层适度。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有差异化地开展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培训。并采取归纳提炼法启发他们在学习训练中不断总结提高逐步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与规律。此外也要重视家校之间在学习方法指导上的沟通与协作。

结论:通过总结高考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包括激发兴趣、狠抓基础、分层指导和方法指导等,可以使复习事半功倍,事半功倍。这既满足了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帮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提高,此外这些策略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科学的复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自主规划和调控的能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有效开展高考总复习,对促进学业成绩和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周菊.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之基础知识复习及教学[C]//2012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2.

[2] 杨丽.高中数学总复习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9):00008-0000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