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质量及效率
黄晓灵
仁寿师范附属小学
摘要:足球运动是一项拥有极强趣味性的活动,受到大部分学生喜爱,然而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氛围较为枯燥无趣,使其积极性受到影响。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将“快乐足球”理念融入其中,借助多元化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足球教学中,从中感受到足球的趣味性,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质量
现阶段,随着新的训练体系的提出,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训练创新的意义,发现足球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训练效果提高效率。足球运动在当前是一项非常常见的体育项目,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
一、当前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足球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基本的技能,缺乏对战术和策略的教学,导致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不够持久。此外,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过于注重理论讲解,缺乏实践环节。其次,缺乏足球场地和适当的器材。由于学校条件有限,足球场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无法有充分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机会。同时,缺乏足球器材也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最后,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不足。由于足球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是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足球方面的专业素养有限,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推动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改善和发展。
二、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打造愉悦学习环境,提高足球运动技能
从小学生自身视角来看,因其身体素质较差,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强化训练模式,不但无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还会导致小学生足球运动的自信心受到影响,使其在运动中产生疲惫感。且足球技能提升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在正式进行教学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实施热身运动,使其肢体充分活动开来,并为其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以此促使全班学生均可以饱满热情积极主动融入到活动中。
例如,以足球运动弹跳教学为例,在对这部分技能进行教学时,教师若直接采用技能训练,将会使整个环节较为枯燥乏味,很难实现预期目标,且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可围绕本堂课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如搭建出“动物运动会”情境,先将全班学生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引导其扮演自身喜欢的小动物,同时采用蛙跳方式进行30米接力赛,看最终哪组获得胜利。通过这种方式,让其在努力完成游戏目标地同时实现训练目的,并从中体会到体育活动趣味性,进而为其后续高效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此创设出快乐足球体育课堂教学,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足球技能的提升。
(二)植入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陷入了传统教育的误区,认为课堂是极为神圣的不需要学生以游戏式的心态进行学习,这样反而严重影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我能力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增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植入趣味性的的元素或游戏式的参与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还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足球运动技巧。因为足球运动是团队协作的运动,教师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效建立,确保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积极和主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在足球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而得到有效放松,并达到教师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足球的拆解运动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因为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和无聊,从而产生对足球运动的抵触心理。但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游戏式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和相关传球练习之中,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活跃度,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传球过程中如果有足球的丢失或跑偏,则需要邀请这名学生到学生群体中进行表演和展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趣味的过程,也能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而传球过程学生也会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放松,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因此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三)制定合理训练方案,进行有效测评和评估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和手段,比如采用小组练习法、分组对抗法等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灵活调整训练计划。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对足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训练当中来。为了确保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一些测试和评估。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表现情况、对比不同训练方案的效果等等方式来评估训练方案是否合适。同时,也可以通过与教练员和其他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来不断完善训练方案。因此,合理地制定培训方案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足球技能,并且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不但要重视对足球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还需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将游戏在快乐足球体育课堂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并积极借助行之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该教学活动中强健体魄、缓解压力,进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