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如何在降低学生课后学业负担的情况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分层教学很好地兼顾了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可以很好地和“双减”政策结合起来。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实施分层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希望能对一线教学有所帮助。
DOI
作者邱超敏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邱超敏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实验中学441200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如何在降低学生课后学业负担的情况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分层教学很好地兼顾了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可以很好地和“双减”政策结合起来。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实施分层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希望能对一线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减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作业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分层作业,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成为了教育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这个挑战更加突出。如何在降低学生课后负担,简化教育内容的同时,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三种策略,希望能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一、基于学生差异的分组策略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无法忽视的。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道德观念、习惯性思维方式、个人兴趣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这些差异,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最大化发展,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生差异的分组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对于学生差异的理解和认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日常教学观察、学生反馈、分析学习成绩等方式,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动机、思维方式等。了解这些差异,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分组依据。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布置相关作业,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与义务》为例,在分组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初步认识。这可以通过课前小测试、课堂讨论或是学生的自述等方式实现。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的认知程度,学生对哪些权利和义务感兴趣,以及学生希望如何学习这个主题等。

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进行适当分组。例如,对于认知程度较高,对探究法律条文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成一组,专门研究和解读公民权利义务的法律条文;对社会实践有热情的学生,则可以组成另一组,学习的任务可以是调查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义务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接下来,在实施分组策略的阶段,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展,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不同小组的作业布置,可以分为不同主题。例如,对于研究法律条文的小组,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法律解读的方法和技巧;对于进行社会调查的小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访谈,最终的作业,以小组报告或者小组调研资料为准。

分组策略的实施效果,需要通过小组的学习成果和学生的反馈来评估。在评价体系上,要兼顾到小组成员对各类作业的参与度以及创新力,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二、合作学习的分层作业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鼓励合作学习的分层作业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设计和实施合作学习的分层作业策略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任务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任务,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再次,教师需要在过程中扮演好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为例,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研究。比如,一些对法律条文更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专门研究和解读相关的法律条文;一些对实际问题解决更有热情的学生,可以关注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对实际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的作业成果,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上交。

合作学习的分层作业策略,其效果需要教师持续观察和调整。例如,如果某个小组的合作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调整小组成员,或者调整合作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成长。
   三、自主学习与自我评价

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让学生有能力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分层的作业设计,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为例,首先,在自主学习的阶段,教师需要提供学生自我学习的资源和工具。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份关于“法律与生活”相关的阅读清单,包括一些法律条文、案例分析、新闻报道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分析一个法律案例,或是写一篇关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文章,或是了解一些社会案件对法律修订的影响等。这个过程的分层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内容,最终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讨论分享。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深入挖掘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有效率地了解其他相关内容。

在自我评价的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和确定评价的标准,包括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考的深度、生活应用的得当性等。在细化自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作业完成过程中有所改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关于这个策略的效果评价,应该由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和教师的观察和反馈共同决定。这需要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同时通过观察和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本文提出的三种教学策略,都着眼于如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这些策略需要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敏锐观察,需要学校的配合和支持,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协助。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选择和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鑫红.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中文信息, 2017, 000(012):106. 
  2. 耿梦.道德与法治分层教学作业的创意设计[J].新教育(海南), 2022(29):3.
  3. 黄莹莹."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J].华夏教师, 2022(7):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