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正逐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涵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与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锻炼与提升。因此,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使之更加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立足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入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参考与启示,共同
DOI
作者曾庆玲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曾庆玲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正逐步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涵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记忆与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锻炼与提升。因此,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使之更加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立足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入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参考与启示,共同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革新与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聚焦核心知识,领悟“学科本质与思维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本质与思维方法。高考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其试题往往紧扣核心知识点,深入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紧密结合高考要求,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化学的学科本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教学为例,这一章节不仅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利用。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设计节能环保的化学实验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基础知识,更能够领悟到化学学科的深层含义和思维方法,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现象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领悟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内涵。

“乙醇与乙酸”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我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乙醇和乙酸的性质、用途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我首先展示了一些与乙醇和乙酸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酒类饮品、食醋等,让学生感受到它们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我引导学生探究乙醇和乙酸的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乙醇和乙酸,以及它们在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乙醇和乙酸的相关知识,更能够培养起对化学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作为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动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实施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通过设计富有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为例,我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性质及其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在实验开始前,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乙烯是如何制备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其反应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步骤?”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纷纷投入到实验探究中。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逐步揭示了乙烯制备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反应机理。他们发现,通过特定的聚合反应,乙烯分子能够相互连接形成长链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正是构成各种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基础。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通过这次实验探究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创新。他们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也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魅力和价值。

四、通过渐进式任务设计,塑造“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更能提升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渐进式任务设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深化这一观念与思想。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我采用了渐进式任务设计的教学策略。在基础阶段,我首先设计了简单的任务,引导学生回顾并理解氧化和还原的基本概念,以及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术语。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初步建立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认识。进入中级阶段,我设计了一系列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学生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我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和化合价的变化。这些任务帮助学生深化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并初步形成了变化观念。在高级阶段,我进一步设计了综合性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让他们分析电池的工作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现象等。通过这些任务,学生不仅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一原理。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化学平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平衡思想。通过这样渐进式的任务设计,学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清晰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焕萍.高中化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策略初探[J].山东教育,2024,(Z2):94-95.

[2]连爱琴.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J].高考,2024,(05):27-3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