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做出改变,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从知识呈现与理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应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论证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主动理解;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拓展学生视野,鼓励探索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具
DOI
作者芒来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分析

 

芒来

马尔康市第三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尽快适应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做出改变,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从知识呈现与理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应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论证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主动理解;精心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拓展学生视野,鼓励探索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有效性

 

一、知识呈现与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理解是教学的基础。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合理把握教学方法内容,凝练知识要点,明确教学重难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呈现新知时,教师应该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特征,归纳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在认识图形面积时,可以联系学生学过的数的乘法,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本质。这样,学生更容易主动建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数学思维方式,此外,数学知识的呈现还要重视直观性和趣味性。低年级学生思维具体形象,可借助实物操作、图片演示等直观手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师可结合数学史、数学游戏等素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同时,要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看法,相互启发,加深理解,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呈现的有效性。

 

二、练习与巩固

知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适度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课文《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形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查漏补缺,教师应重视基础训练,让学生通过直接测量、比较、判断,进一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比如:数一数这些图形一共有几条边?数一数有几个直角?观察对边是否相等、相互平行?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图形的整体认识。

注重概念和性质的辨析练习。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正方形是不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有哪些性质是正方形没有的?通过这些思考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明晰概念内涵,加深理解,同时接受严谨的数学思维训练。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尝试剪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观察能得到什么图形?用7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能摆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这些开放性的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发散思维。

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应及时安排综合性强的应用题练习,如植树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这些练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兴趣主动分析解决,一方面巩固了计算技能,另一方面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设计要重视层次性和多样性,紧扣教学目标,及时巩固学生所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合理把握练习的难度,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熟练灵活运用的境界。

 

三、拓展与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还应重视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对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如学习统计与概率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班上同学的生日分布绘制统计图计算平均数等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测量操场、教室等并进行合理的估测感受数学知识带来的便利。通过联系现实情境学生能真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要重视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欧拉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对于数学史上一些有趣的问题如费马大定理等教师可以通过化繁为简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究意识。此外还可以拓展一些数学游戏、智力题如数独、华容道等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数学视野提升数学素养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学习图形的相似、位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发现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几何现象如影子问题、距离测量问题等。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学生能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理解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允许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改进设想。如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学生可以尝试调查分析学校某些活动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鼓励创新学生能深刻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形成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拓展与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探究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体现在对知识呈现与理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应用三个环节的统筹兼顾。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合理呈现知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理解 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形式既要重视基础训练又要注重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联系现实生活拓宽学生视野鼓励探究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小学数学教育2024(05):4-9.

[2]任淑慧.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建构策略[J].天津教育2024(04):168-17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