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摘要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包括启发探究与实践、观察分析与推理以及合作学习与交流三个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促进知识的共建与分享,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DOI
作者刘扬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刘扬

黑龙江省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中心学校  1613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包括启发探究与实践、观察分析与推理以及合作学习与交流三个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促进知识的共建与分享,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探究实践;科学思维;合作学习

引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在于其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提升。因此,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启发探究与实践、观察分析与推理以及合作学习与交流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启发探究与实践,激发科学兴趣

在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启发探究与实践、激发科学兴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之一。这一路径强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建筑物中的形状”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探究与实践。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建筑物中使用了哪些形状。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建筑物形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积木、纸板等材料搭建自己心中的理想建筑。在搭建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形状来构建稳定的结构,这既是对形状知识的运用,也是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亲手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建筑物中形状的作用,还能感受到科学实践的乐趣。

通过启发探究与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建筑物中的形状”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还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分析与推理,培养科学思维

在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其中,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分析和合理的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我是建筑设计师”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一系列建筑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结构、颜色等特点。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这些建筑物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给出一些提示或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设计自己的建筑模型或绘制建筑图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的作品,这既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他们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如何观察、分析和推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是建筑设计师”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还能够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合作学习与交流,促进知识共建

在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能力,通过知识的共建达到深化理解、拓宽视野的目的。特别是在“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这一章节中,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科学素养。

“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如研究某种特定机械的工作原理、了解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等。这样,每个小组都能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展开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动手实践等方式,共同探索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相关知识。他们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讨论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能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相关知识,还能在知识共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启发探究与实践、观察分析与推理以及合作学习与交流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从而培养其核心素养。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课标的不断完善,相信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亮.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J]. 求知导刊, 2024, (02): 86-88.

[2]张慧莹.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J]. 求知导刊, 2023, (36):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