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摘要 【摘要】摘要: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作为小学班级的管理者和负责人,班主任在德育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值小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各种德育引导方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应用各类方式来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满足新时期对于青少年的要求,为新时代的青年道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联系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DOI
作者王菊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王菊

摘要:德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作为小学班级的管理者和负责人,班主任在德育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值小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各种德育引导方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应用各类方式来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满足新时期对于青少年的要求,为新时代的青年道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联系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

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愿意接受指导,此时进行德育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反之,如果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和行为习惯的有效引导,则不利于学生未来人格的健全发展[1]。因此,班主任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来制定适合的德育策略。

一、小学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产生一定不良的行为和思想,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加以合理引导,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更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展开德育工作,可以引导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让小学生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品德行为等[2]

(二)助力学生社会性人格的形成

德育工作的内容中包含礼仪、规则等一些社会性的内容,在小学班级德育中展开以上各项工作,可以引导小学生提前感知一些社会性规则,帮助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在班级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展开引导,防止小学生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纠正错误的方法,这些基本的德育引导都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性人格。

(三)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德育中更要从小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通过“讲党史”“听红歌”等各种德育活动,可以在小学生的心中烙上深深的爱国印迹,帮助小学生在了解祖国和党的历史征程的过程中升华爱国情感。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榜样示范作用

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照顾学生等一系列责任,因此,班主任是除家长外与学生接触时间比较长的人。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些言行举止,如果班主任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举止,那么势必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也应该有意识地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学习德育内容,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在班级德育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书籍或者网络去了解我国近代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让学生了解为国奉献的伟大科学家,如袁隆平、黄旭华等,将这些爱国励志故事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中,以此激发学生对老一辈英雄的敬佩之情,培养其家国情怀,引导其好好学习。

又如,教室地面有垃圾,班主任应该主动捡起,慢慢地,学生也会自觉形成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班主任还可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捐款等社区公益活动,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导学生要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尽己之力帮助弱势群体等。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注重班级环境的影响,意识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德育教学环境,尤其是德育思想上的环境,包括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当然,对于小学德育教学而言,影响德育教学的结果,包括外部环境和客观环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客观环境,具体是指校园的德育环境,以班级为单位,以校园为整体,从各个层次构建优良的环境,为德育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满足德育教学的基本需求。要做的就是班主任需要让学生塑造一个管理人的意识,在对班级进行班规制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全部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让班规的每一条制度都是通过学生来进行选择决定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责任感,才能够在未来的课堂上更好地去遵循。

其次,班主任需要将同学们身上具有的优势和特长去优化,让他们自身具备的优势和班级当中干部需要做的职责进行对应,进而选取更优秀的班级干部,也能够让他们有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和机会。再次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幕词会精疲力尽,开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培养。例如,学生可以观看关于爱国主义的短片,为道德主题准备道具,或发表演讲,使学生能够实践道德价值观。最后,班主任可以继续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应用到科学技术,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利用多媒体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举办主题班会,开展道德品质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理论性的说教内容,有些基本的德育知识必须通过专业化的视频讲解或者班主任的解释,才能发挥其中的德育价值。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开展各种主题性质的德育活动,让德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深厚的德育品质。

比如,班主任结合目前教育领域在德育方面的改革举措,或者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的德育问题,专门举办一次与之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通过专业化的班会德育扭转德育推进工作中理论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局面。目前很多家庭都对小学生过度溺爱,他们每天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导致缺乏感恩的意识,忽略父母在养育儿女过程中的辛苦付出。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班主任可以围绕目前小学生在感恩父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举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主题班会。在班会之前,设计筹划与主题有关的PPT,捕捉生活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些小事,通过真实的画面在线方式,让班级中的小学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回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日常相处方式,从他人的世界中感知父母照顾自己的不易,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班会设计中,还可以增加歌曲、自由发言、小故事分享等互动环节,尽可能采用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将“感恩父母”这个传统美德灌输到每一个学生心中。这样的主题班会教育方式,保留了传统的理论说教元素,同时也增加了很多丰富、有效的互动环节,尽可能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导小学生理解与德育有关的理论内容,将枯燥的德育理论转化为真实可见的案例形式,更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可以确保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德育对学生尤其重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德育形式,然后利用合理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一个闭环教育培育模式,落实提升小学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华晓莉.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72.

[2]王颖.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质量[J].读写算,2020(30):25.

[3]丁菲菲,马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新课程导学,2020(29):13-1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