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胡佳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正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情境教学强调将知识融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情境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实施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中段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为深化学生理解,教师应构建生活化情境,结合学生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例,这篇课文描述的是秋天雨后水泥道上的美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走过的水泥道,特别是在雨后,水泥道上的景象是怎样的。然后,通过图片或短视频展示课文中描绘的场景,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那种独特的美丽。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水泥道上“金色巴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构建,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多媒体情境,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中段教学需强化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善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西沙群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图片和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海洋风光和生物多样性。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效果,模拟西沙群岛的海底世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感受那种奇妙的体验。在这样的多媒体情境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拓宽视野,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同时,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创设阅读情境,推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阅读及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应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阅读环境中深入体验文本,感受语言的精妙,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以《麻雀》一文为例,为了构建阅读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麻雀的生活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麻雀的活泼可爱和生活状态。随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个麻雀在树枝间跳跃、觅食的场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一画面,使他们仿佛置身于麻雀的世界中。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细读文本,理解麻雀的形象特点和生活习性。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让学生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麻雀的外貌特征和动作行为。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促进他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四、借助演绎情境,强化情感体验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并重,因此教师可借助演绎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助其全面理解文本,深化情感认知。
以《走月亮》教学为例,教师便可以巧妙地运用演绎情境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中的优美意境和深邃情感。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如“我”和“阿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演绎课文中的情境,模拟“我”和阿妈在走月亮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景。在演绎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需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还需要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的变化来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他们用心感受月光下的宁静与美好,体会与亲人相伴的温暖与幸福。通过这样的演绎情境,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中的情感内涵,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亲情的和谐共处。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以《爬山虎的脚》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爬山虎吗?你们知道爬山虎是怎么爬墙的吗?”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习性。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描述爬山虎的脚的?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描写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发现。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思维视野。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能够在探究中不断学习、不断发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结语: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情境教学应注重生活化、多媒体化、阅读化、演绎化及问题化策略的运用。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永霞.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J].学园,2024,17(12):73-75.
[2]赵丽芳.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家长,2024,(0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