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的高效课堂 ——以情境化教学设计为案例

摘要 【摘要】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实实施,是为了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减”的实质是: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和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中提质和增效。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思考:地理课堂的高效性,让这种新模式为初中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
DOI
作者江珊珊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探索“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的高效课堂

——以情境化教学设计为案例

江珊珊

成都外国语学校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实实施,是为了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减”的实质是: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和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中提质和增效。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思考:地理课堂的高效性,让这种新模式为初中地理教学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双减    高效   情境化教学

一.“双减”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需要明确的是,减负并非“放养”,而是真正让教育回归本源初心。

2021年10月,“双减”初步实施落地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受访者们(家长和学生)的一致期望。

最新版的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中(2022年版),我们可以对比发现:初中地理总课时量为140课时,仅高于一学年的化学课时。因此,课程时间和容量的设置以及“双减”效应的延伸,都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设计地理作业?如何反馈课堂效果等?

二.情境化

基于以上的背景和思考,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讨论和反思。

初中阶段地理学习整体难度不高,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初步具备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初中地理课堂以兴趣入手,以知识落脚。而兴趣点的激发就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新事物,从生活地理到地理课堂的转变。

如今的中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宽阔,也善于发现问题。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知识在生活化的地理主线中消化吸收加深,化难为易。

三.情境化教学设计案列分析

(一)“中国的人口”第一课时情境案例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增长及其分布概况和人口政策,以渐进方式先问题再找对策的解决思路,让学生生动掌握人口知识,又会创新知识。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有助于自觉形成正确的人口发展观。从当前规划长远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最终形成科学的人口增长观、人口发展观,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在教学设计时,以中国特色的春运为主线情境设计,认识春运的主角:中国的人。以春运的规模、变化、新景象直观诠释诠释中国人口的特征。同学们都参加过这场特殊的运动会—春运,而春运又非常直观体现出人口特征,从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最后的教学设计结语落在:回归春运,看春运新景象,5G 人工智能等应用,享受中国力量带来的红利,升华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澳大利亚”第一课时情境案例分析

“澳大利亚”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学生在学习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内容。在教材的内容上,没有直接介绍澳大利亚地理特征,而是选取了几个极具特色的标题,例如“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些标题当中隐含着澳大利亚重要的地理特征。

这样标题设计既可以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本节课所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因此要以生活中的兴趣点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

而好莱坞大片就是我们可以借助的很好媒介。以电影为媒介的情境教学设计,了解澳大利亚的每一寸光阴。以不同的电影片段串联起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及古老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特征。《澳洲乱世情》展现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广袤辽阔的高原和沙漠等优美的自然风光;《沙漠驼影》拍摄地为中部平原,展现中部地区的地势平坦;《鳄鱼邓迪》取景于北领地北部山区。一边,山脉崎岖,瀑布奔腾;另一边,大片的湿地上生长着淡粉色的莲花,而湿季和干季,是这里唯一的季节变化;《海王》拍摄地:东北部黄金海岸,这里阳光充沛,迷人的海岸线和活力四射的水上活动,让你像 “ 海王 ” 一样自由徜徉。此外这里还有惊险刺激的雨林探险项目等着你!

从上述的电影拍摄地的美景中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总结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从电影拍摄地的萌宠动物到拍摄地的自然美景,以电影作为教学情境串联起对澳大利亚的每一寸土地的认识和了解,更让同学们理解生活化的地理。

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了教学过程之后,学习需要进入一个高品阶段——知识的拓展延伸。必须将课堂学习从“学习生活的地理”延伸升华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强调从“学什么”“怎样学”到在生活中“怎么用”的问题,而情境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初中生认知方面和精神集中方面在存在不可否认的差异,其内心活动非常多样、复杂且敏感。所以,我们在很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认知是快速但容易遗忘的,无法深入人心。因此,教师的引导、点拨、延伸,学生认知的启蒙、整合与思维的转变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师主导的指导应是在基于生活和社会问题上客观积极的,必须与学生当前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相一致,严格以教学目的为基础,延伸的内容在组织和实施上不能脱离生活实际。1」

  双减的实施和落地必然促使我们提高课堂效率,减负提质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情境化地理教学方式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成就每一位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是我们教育者永远的目标和动力。

 

参考文献:「1」黄诗韵 “双减政策”视角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拓展策略「N」广东教学报,2022-03-1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