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龚纯春
福建省寿宁二中35550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充分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而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思路。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理解和掌握知识。该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其核心素养。在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时,笔者将深入探究如何高效地整合化学知识,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成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进步,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大单元教学旨在以一种更加系统、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其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高度契合。然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大单元教学实践,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一、挖掘化学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化学知识是构建单元教学框架的基石,同时也是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在组织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多元性,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板块。这不仅能够保障基本的化学教学进度,更能通过自主探究、归纳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以高一化学鲁科版中的“离子反应”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设计,将这一章节的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该单元的主题为“离子反应及其应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特点和规律,进而培养其化学核心素养。
在该单元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板块: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从离子的形成和性质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进而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的交换和电子的转移,帮助学生建立从微观角度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的能力。
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通过实例分析,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配平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表示方法,提升其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
3. 离子反应的应用: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实际情境,展示离子反应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社会意义,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素养。
4.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离子反应的观察和探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其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素养。
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离子反应,帮助其建立全面的化学观念。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模型认知以及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素养。最后,通过展示离子反应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素养。
二、探索教学难点,深化核心素养
在面对全新的教学要求时,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其中,挖掘教学难点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高一化学鲁科版中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单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以培养其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化学反应,如燃烧、酸碱中和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些反应为何会伴随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何关联?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和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能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培养其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素养。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让其认识到这是一个有趣且复杂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其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单元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计单元活动和实践探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其化学创造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单元教学理论,教师可以围绕化学知识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单元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以高一化学鲁科版中的“电解质溶液”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单元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规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定以下学习任务: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离过程以及离子浓度的变化,深入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原理,并总结出相关规律。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亲身参与、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等方式,深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原理。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相互启发,共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化学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实践探究和单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素养,让学生学会利用实验证据进行推理和建立反应模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规律。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化学知识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单元活动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化学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提升其化学核心素养。
结语:本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理念的引领、方法的创新以及策略的制定,笔者认为大单元教学能够更好地整合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水平。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推动高中化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跃.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7):134-136.
[2]黄小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3(0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