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田京凡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校 408314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需求。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因此,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减轻其课业负担,成为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与方法,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启示
首先,强调精炼。“双减”政策旨在为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因此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时,我们应追求精炼。作业的数量和难度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够巩固知识,又不会感到压力过重。
其次,打破传统,注重创新。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往往偏重于记忆与重复,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设计更多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再次,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因此,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个性化。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选择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
最后,注重跨学科融合,培养综合素质。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不应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而应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的作业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1.注重语文作业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为凸显综合性,语文作业可融入跨学科内容,如结合历史、艺术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形式也需创新,加入游戏、绘画等元素,提升情境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学生对孔乙己的命运充满好奇。我们可以设计一项作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文章续写结尾,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的作业形式既有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再比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编排小品并进行表演。通过编排和演出,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双减”政策下,需创新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强化实践与综合,让学生在愉悦中提升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2.着重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都有所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需求与进度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具有层次性和个性化的作业选择。
当教学《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A类作业为基础题,侧重于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如默写文中的关键词句,解释重点词语等,这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B类作业为提升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等,这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C类作业为拓展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创作一篇与《桃花源记》主题相关的短文,或者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阅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逐步提升语文能力。
3.突出语文作业的探索性与创新性
探索是创新的基石,创新是探索的目标。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创新。
当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设计一项探索性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然后写一篇关于鲁迅的评论文章。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或改编,或者让他们自行设计一份语文试卷并给出答案。这些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4.强化语文作业评价的多元性
在“双减”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意识到对语文作业的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评判上,更应关注其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整体影响。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判断学生的对错,更是为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发现自身潜能。因此,在作业评价中,我们力求实现多元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评价方式上,我们摒弃了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模式,转而采用分层评价、多向评价和多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我们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旨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作业评价,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此外,我们还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在评价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应注重精炼与创新,尊重个体差异,强化实践与综合性,突出探索性与创新性,并强化评价的多元性。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实现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艳青.“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1):108-110.
[2]郭蕾.“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语文世界,2024,(15):88-89.